芦花开上古芦城,一叶舟从野渡横。
江月偏于洲上白,水风长作雨来声。
雁衔霜干初传箭,龙化冰弦已按筝。
惟有渔家邻古寺,夜深灯火隔溪明。

芦花开上古芦城,一叶舟从野渡横。

江月偏于洲上白,水风长作雨来声。

雁衔霜干初传箭,龙化冰弦已按筝。

惟有渔家邻古寺,夜深灯火隔溪明。

【注释】

  1. 芦子渡:地名,位于今安徽省泾县。
  2. 芦花开上古芦城:指诗人站在芦子渡口,远望古芦城的芦苇盛开,景色秀丽。
  3. 野渡横:野渡,即没有桥梁的渡河。横,意为横向。
  4. 江月偏于洲上白:指月亮倒映在江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月光,照射在洲上的芦苇上。
  5. 水风长作雨来声:指风吹动水面,发出类似雨声的声音。
  6. 雁衔霜干初传箭:指大雁在寒冷的天气中,嘴里叼着带有霜的芦苇,用来传递箭矢。
  7. 龙化冰弦已按筝:指龙在寒冷的冬天,化为冰弦,用它来弹奏筝。
  8. 渔家邻古寺:指渔民居住的地方靠近古寺,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9. 夜深灯火隔溪明:指夜晚时分,灯火通明,照亮了隔溪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芦子渡口所见的美景。首先,诗中的“芦花开上古芦城”,描绘了芦子渡口周围古老的芦苇丛生,春天来临,芦苇盛开的景象,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觉。然后,“一叶舟从野渡横”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诗人乘船过江时的情景,船只在河边横过,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接着,“江月偏于洲上白”一句,描绘了明月倒映在江面的景象,月光洒在洲上的芦苇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最后,“水风长作雨来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风吹动水面,带来雨声的景象,给人一种动感与生命力的感觉。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