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美人宝钗失,深井沈泥污玓瓅。
一朝拾得再揩磨,三回五回看叹息。
双鸾匹凤两股匀,终然污色难为新。
当时光莹照头上,有似桃李摇青春。
今人不识古仪状,宝钗虽好非时样。
为君插罢拥髻悲,物无贵贱皆随时。

【注释】

1.【何年美人钗失】:指古时的玉钗。何年,何时;美人,美女;钗,头饰,这里指玉钗。

2.【深井沈泥污玓瓅】:比喻玉钗被埋在深井里,被污泥所污染。

3.【一朝拾得再揩磨】:有一天发现玉钗,于是把它擦洗干净。

4.【三回五回看叹息】:反复地擦拭,不停地叹息。

5.【双鸾匹凤两股匀】:形容玉钗的样式,像双鸾一样对称,像两片羽毛一样排列整齐。

6.【终然污色难为新】:无论如何清洁,颜色始终难以恢复如旧。

7.【当时光莹照头上,有似桃李摇青春】:那时的玉钗光芒四射,就像桃花和李花那样摇曳生姿,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

8.【今人不识古仪状】:现在的人们不认识古代的仪态和规矩。

9.【宝钗虽好非时样】:虽然玉钗是好物,但不适合现代的时尚。

10.【为君插罢拥髻悲】:我为你把玉钗插在头上而感到非常悲哀。

11.【物无贵贱皆随时】:不论贵重或低贱的物品,都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的。

【赏析】

这首诗以“古钗叹”为题,借咏玉钗的由来、形状和变化,抒发了对古人风尚的感慨与对今人的不解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玉钗失而复得,经过反复擦拭,终于恢复了光泽。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暗寓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珍惜之情。接着四句通过描绘玉钗的形状和式样,表达了诗人对古时审美观念的赞美。最后两句则以“物无贵贱皆随时”的哲理,点明无论何时何物,都要顺应时代的变迁。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饱含深情,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