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可画竹不见竹,东坡作诗忘此诗。
高丽老茧冰雪古,戏成岁寒岩壑姿。
纷纷苍霰落碧筱,谡谡好风扶旧枝。
狰狞头角易变化,细听夜深雷雨时。

【注释】

1.画竹:苏轼曾作《题王晋卿家竹》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此诗即咏此诗。

2.与可:指黄庭坚的字号。

3.东坡:苏轼之号。

4.高丽老茧:指竹子的根和枝干。

5.戏成:即以游戏的态度加以创作。

6.岁寒岩壑姿:形容岩石山崖间苍劲挺拔的姿态。

7.苍霰:白色的雪珠,这里指雪花。

8.谡(wěi):风吹的声音。

9.狰狞:凶猛、凶恶的样子。

10.雷雨时:指风雨交加之夜。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黄庭坚的一幅竹石图而写的。全诗通过写竹子的形象,表现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感情。

开头两句是说:黄庭坚的这幅竹石图中,没有表现出竹子本身那种挺拔苍劲的姿态,而东坡(苏轼)写这首诗时却完全忘记了这画。诗人用“不见”两字把竹石图中的形象写得更为突出了。

中间四句写竹。首句“高丽老茧冰雪古”,是对竹根和枝条的赞美。“老”字写出了竹根的粗壮;“茧”字写出了竹根的坚硬;“冰雪”二字则把竹根的洁白和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次句“戏成岁寒岩壑姿”,是对竹的姿态的描绘。“岁寒”二字写出了竹的高洁,“岩壑”二字写出了山岩之间的幽静。最后两句是对雪后竹枝的描写。“纷纷苍霰落碧筱,谡谡好风扶旧枝”,是说纷飞的雪花落在翠绿的竹叶上;而微风吹过,又给竹枝带来了生机。末句“狰狞头角易变化,细听夜深雷雨时”则是在赞美竹子的生命力。它既不怕严寒,也不怕暴雨,更不怕雷电。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形象生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