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易别,良会怅无因。
况复牵尘事,悒悒不少伸。
今日是何日,凉飙度苍旻。
薄言攻我车,纵步西城闉。
行行抵龙渊,萧寺谁与邻。
波光荡秋色,修篁净无尘。
睹兹风景殊,不乐空逡巡。
开尊有清醑,列坐总佳宾。
笑谈杂谐谑,酬酢见天真。
开士雅投分,延款倍情亲。
醉来欢自剧,诗怀浩无垠。
赋此纪同游,重过卜佳辰。

【注释】

辛丑:宋淳熙七年。秋七月:指农历七月。十有三日:指农历七月三十日,古人以“七”为阳数,故称七月为“正”。唱和诗:指与友人互相唱和的诗歌。因字:即《因字歌》。因字:指《因字》一词。良会:美好的聚会。惆怅:心中不悦,有所留恋。牵尘事:指官场俗事。悒悒(yì):忧伤烦闷。薄言攻我车:指驾车出游。纵步西城闉:纵步于城中的街道。行行:形容行走的样子。抵龙渊:到达龙山之巅。萧寺:古寺名,位于龙山之巅。波光荡秋色:指秋天的波浪在水面上摇曳,使水色变得明净。修篁:竹林的美称。净无尘:清澈透明,没有一点杂质。睹兹风景殊:看见这风景是如此不同寻常。逡巡:徘徊、流连。清醑:美酒。开尊:指打开酒杯。列坐:摆好座位。佳宾:指宴会上的客人。谐谑:相互打趣。酬酢(cú zuò):相互应对。见天真:显出纯真无邪的本性。雅投分:非常投合的志趣或性格。延款:邀请,款待。倍情亲:更加感到亲切。醉来欢自剧:饮酒作乐时欢乐之情更甚。诗怀浩无垠:指诗兴广阔无边。赋此纪同游:记述这次同游的经历。重过卜佳辰:再次来到这个美好的时光。卜:猜测,预想。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七绝小诗,是宋理宗七年(1247年)诗人扈从南巡回经龙山时的感怀之作。《因字歌》是作者当时所作,其内容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全诗以游历龙山为线索,通过描绘游山途中所见之景、所思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苦闷。

首联两句写离别之痛和相逢之憾。“人生苦易别”,直抒胸臆,表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良会怅无因”,则点明了离别的原因是因为“良会”难逢。这两句既写出了离别的痛苦,也暗示出相逢的珍贵。

颔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游历龙山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的感受。“况复牵尘事,悒悒不少伸”,表达了作者对官场俗事的无奈和心中的郁闷;而“今日是何日,凉飙度苍旻”,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颈联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游历龙山的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受。“薄言攻我车,纵步西城闉”,通过描写驾车出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行行抵龙渊,萧寺谁与邻”,则通过描写到达龙山之巅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这两联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渴望。

尾联两句则通过对饮酒作乐情景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怀。“睹兹风景殊,不乐空逡巡”,表达了作者看到这美丽景色后的喜悦之情,但也流露出内心的不安;而“开尊有清醑,列坐总佳宾”,则通过描写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心情愉悦、无忧无虑的状态。

全诗通过对游历龙山所见之景的描绘以及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苦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