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柳暗晓风和,岩谷莺花散绮罗。
双凤引箫来阆苑,六龙捧棹泛银河。
祠宫星列天香蔼,阁道云深禁跸过。
九奏虞韶嘉瑞集,明朝齐唱上回歌。
【注释】
三月:指春季。
侍从:侍奉君主,跟随左右。
圣上:皇帝。
泛舟:泛舟水上。
玉泉西寺:地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护国寺,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北。
行香:祭祀神灵或祖先时所进行的焚香礼敬。
二首:指这首诗的两首诗。
其一:指第一首诗。
其二:指第二首诗。
和风:春风。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
阆苑: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南方的仙境。
六龙:用来形容帝王的车驾威仪盛大。
河:银河。
祠宫:指祭神的场所。
天香蔼:天上飘散出芳香。
阁道:宫殿前的通道。云深:云雾缭绕。禁跸(bì):帝王出行时所禁止的车辆、行人通行的道路。
九奏:多次演奏。虞韶:舜帝时的乐章。嘉瑞:吉祥之兆。
朝歌:古代一种乐曲名。上回:回旋曲折。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诗人到华清宫游览,作《三月廿二日侍从圣上泛舟玉泉西寺护国寺行香作》时所写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春晨游玉泉西寺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写景:“西郊柳暗晓风和,岩谷莺花散绮罗。” 诗人以“柳暗”开篇,渲染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画面;“岩谷”点明地点在山水之间,“莺花”写出春光的烂漫;“散绮罗”形容春花如彩云般绚丽多姿。这两句诗通过色彩对比,突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颔联描写游历所见:“双凤引箫来阆苑,六龙捧棹泛银河。” 诗人用“双凤”形容箫声悠扬,如凤凰展翅翱翔;“阆苑”即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美丽的自然风光。“六龙”则比喻帝王的车辆,象征着尊贵的地位。诗人将箫声和车驾联系起来,展现出一幅帝王出游的壮丽画卷。尾联抒发感慨:“九奏虞韶嘉瑞集,明朝齐唱上回歌。” 诗人以“九奏”形容多次演奏美妙的音乐,“虞韶”是古代的一首著名乐章,“上回歌”则指歌唱《上邪》、《回车》等曲调。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