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一缕垂亡命,尽向秦庭哭得回。
六国既亡秦一统,如何却道帝秦非。
那知老子痴顽福,曾见官家历五朝。
可怜几幅通神画,只入桓玄夹袋中。

本诗由林月香所作,表达了对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变迁和个人观点的深刻思考。以下是诗句、译文、注释与赏析:

  1. 诗句原文
    楚人一缕垂亡命,尽向秦庭哭得回。
    六国既亡秦一统,如何却道帝秦非。
    那知老子痴顽福,曾见官家历五朝。
    可怜几幅通神画,只入桓玄夹袋中。

  2. 译文
    楚国的人一缕垂死,尽向秦廷哭泣而回。
    六国已经灭亡,秦国一统天下,为什么却说皇帝是秦始皇。
    谁知道老子的痴顽之福,曾见过官家历经五朝。
    可惜那几幅通神画作,只被桓玄收入口袋中。

  3. 注释

  • 楚人:指楚国的人,这里指的是那些在秦国统治下的楚国遗民。
  • 一缕垂亡命:形容处境极其艰难,生命垂危。
  • 尽向秦庭哭得回:表示他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秦国身上,希望能得到宽恕或庇护。
  • 六国既亡:指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齐、楚、韩、赵、魏、燕)都已经灭亡。
  • 秦一统:秦国统一了六国,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 如何却道帝秦非:意思是“为何又说皇帝不是秦始皇”,这里的“帝”指的是秦始皇。
  • 老子:指老子(李耳),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 痴顽福:指老子的愚钝和天真,但同时也有好运的意思。
  • 官家:指当时的政府或者朝廷。
  • 通神画:指具有神奇力量或神秘色彩的画作。
  • 桓玄: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宗室、东晋宗室后代,封晋安郡公,历任荆、江州二州刺史及扬州刺史等职。他以好佛闻名于世,并曾建立寺庙,收藏佛教经典,被称为“东土释迦”。后来因为叛乱被诛杀。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过去的历史,表达了对现实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望。在诗歌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哲理性。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展现了历史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历史和人性的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