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短笛有指的,清浊有气亦有质。
李谟吹笛动长安,㝢内竞推为弟一。
笛声断绝续者谁,得许云封继其迹。
落梅宛转折柳声,不止飞砂将走石。
石裂云穿天亦惊,哈龙许云封怨笛。
云封烟锁不可开,直至如今吹不得。
有客手把昭华琯,未应旷代无人识。
什袭天然希世珍,尤当祇自私珍惜。
会须奇宝吐奇声,邪秽气随声荡涤。
静寻白雪引流风,拟写幽情聊自适。
遂据胡床弄秋月,萧条万籁沈凝寂。
凡奏一叠十二节,每发一声累九息。
流韵寥亮入太清,袅袅馀音游八极。
但闻天外鸾凤鸣,岂知海底鱼龙泣。
高迁亭化为灰烬,平阳坞久生荆棘。
揄扬天下之至音,非为俗聋惊结习。
伶伦嗟咏愿从事,列和怅然寻屈膝。
武昌老人请易业,洞庭老人还自失。
欲俪清歌妙入神,惜无李白生花笔。

长笛续短笛引

长笛短笛有指的,清浊有气亦有质。

注释:这里指的是吹奏长笛和短笛时所发出的声音,长笛声高而清,短笛声低而浊。

李谟吹笛动长安,㝢内竞推为弟一。

笛声断绝续者谁,得许云封继其迹。

落梅宛转折柳声,不止飞砂将走石。

石裂云穿天亦惊,哈龙许云封怨笛。

云封烟锁不可开,直至如今吹不得。

注释:李谟吹奏长笛时,使得长安城的人都为之倾倒,争相推举他为第一。然而,当笛声中断时,没有人知道是谁接着吹了下去。只有许云封能够接续李谟的足迹,继续演奏下去。

有客手把昭华琯,未应旷代无人识。

什袭天然希世珍,尤当祇自私珍惜。

会须奇宝吐奇声,邪秽气随声荡涤。

静寻白雪引流风,拟写幽情聊自适。

遂据胡床弄秋月,萧条万籁沈凝寂。

凡奏一叠十二节,每发一声累九息。

流韵寥亮入太清,袅袅馀音游八极。

但闻天外鸾凤鸣,岂知海底鱼龙泣。

高迁亭化为灰烬,平阳坞久生荆棘。

揄扬天下之至音,非为俗聋惊结习。

伶伦嗟咏愿从事,列和怅然寻屈膝。

武昌老人请易业,洞庭老人还自失。

欲俪清歌妙入神,惜无李白生花笔。

译文:有一位客人手持一个昭华琯乐器(一种古乐器),但他并不是因为这种乐器是旷世之宝而感到自豪。相反,他认为这种乐器非常珍贵,应该自己独自珍惜它。他打算用这个乐器来弹奏出美妙的音乐,使邪恶的气息被音乐所消散。于是他静静地坐在胡床上,弹奏着秋天的月亮,周围环境显得异常寂静。他演奏的每一首曲子都有十个节拍,每个音符都响九次。音乐的旋律清脆明亮,仿佛能进入天空中的太清境;那余音袅袅,仿佛还能飘到八方极远的地方去。他只听见天上的鸾凤在鸣叫,却不知道海底的鱼龙也在哭泣。一座高高的迁亭被火烧毁了,一片平阳坞也被荆棘占据了。他用这种乐器来宣扬天下最好的音乐,不是为了那些庸俗的人而让他们听了以后感到吃惊或不适。伶伦叹息并感叹自己愿意从事音乐事业,列和却怅然若失地寻找着自己的膝盖。武昌的老人请求他换一种乐器,而洞庭湖的老人却因为失去了他的老师而感到非常失落。他想用自己的歌声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可惜没有像李白那样能够写出如此美妙的诗句的人。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乐师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的种种感受和遭遇。诗中通过这位乐师的眼睛,展现了他所看到的美景、听到的音乐、感受到的情感以及他所经历的困难。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