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只似到南州,莎草寒鸡一片秋。
后夜玉堂谁上直?料应少睡更多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依据题目的要求作答。此诗写于作者任御史中丞期间的秋天。诗的前两句是说:我像到南州一样,被贬到了此地,在庭院中过夜值勤。“只似”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对京城的依恋之情,又表现了此时此地环境之凄凉。后两句是说自己在玉堂值班的时候,不知道谁来当班,料想他一定因忧愁而难以入睡,所以更觉愁闷。全诗以景结情,言外之意颇多。
【答案】
译文:
我就像来到南州一样,在庭院里当差。秋草萧瑟寒气袭人,一只孤鸡啼叫,一片秋意。不知是谁来当班?料想他因忧愁而不能入眠,所以我更觉愁闷。
注释:
院中夜直:指御史中丞李德裕在朝中担任官职时夜间值勤。
只似:犹如。
莎草:香草的一种。
寒鸡:指天冷时节的鸡。
后夜:晚上。
玉堂:官名,即尚书省,唐时为中书省的别称。
赏析:
《院中夜直》一诗,前两句是实写自己在庭院里当值,后两句是虚写,暗寓自己的忧愁。诗人把“只似到南州”,“后夜玉堂谁上直”,这两句话放在一起,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似到南州”一句,是说自己被贬谪至此地,如同被发配到南方一样;“后夜玉堂谁上直”一句,是说不知道谁将当班值夜,暗喻自己不知何时才能重返朝廷。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诗人的不幸遭遇,实际上却表达了诗人内心深藏的希望与渴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朝廷的深深眷恋。
此诗前两句是实写自己在庭院里当值,后两句是虚写,暗寓自己的忧愁。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在玉堂值夜的情景。诗人用“只似”一词,表明自己被贬谪至此地,有如被发配到南方一样。接着又用“后夜玉堂谁上直”一句,暗示自己不知何时才能重返朝廷,这两句表面是写诗人的不幸遭遇,实际是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深情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