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边舣客舟,宪君邀我上南楼。
胡床老子三更月,铁笛仙人一曲秋。
流水白云吴夏口,西风黄鹤晋矶头。
如今尽属王孙草,添得江南几许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来分析。
本诗为七绝,首联“鹦鹉洲边舣客舟,宪君邀我上南楼”,意思是在鹦鹉洲边停泊着一叶小船,宪君邀我登楼上观景,点出诗人登上江楼的地点。“宪君”即作者的朋友。这一句中,“鹦鹉洲”是古地名;“舣”的意思是靠岸停船;“宪君”指宪王(宪宗),这里指宪王的朋友,即诗人的朋友。“南楼”是长江边的高楼,是观赏长江景色的最佳处所。
第二联“胡床老子三更月,铁笛仙人一曲秋”,意思是胡床老人在三更月下演奏,仙人吹奏一曲悠扬的乐章。这两句中,“胡床老子”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用它来表现音乐之声。“三更月”是夜深时的月亮,“胡床老子”指弹胡琴者,“铁笛仙人”指吹笛人,“一曲秋”形容曲调悠扬。这两句中,“胡床老子”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用它来表现音乐之声。“三更月”是夜深时的月亮,“铁笛仙人”指吹笛人,“一曲秋”形容曲调悠扬。
第三联“流水白云吴夏口,西风黄鹤晋矶头”,意思是大江流水,白云飞渡,黄鹤楼西风吹过晋阳江口。这一句中,“流水”指长江水,“白云”指白云,“吴夏口”指吴国古地,“晋矶头”指晋阳江口,“西风”指秋风。这一句中,“流水”指长江水,“白云”指云朵,“吴夏口”是指古吴国的地方,“晋矶头”则是指晋阳江口。“西风”指秋风。这一句中,“流水”指长江水,“白云”指飘荡的云彩,“吴夏口”指古吴国的边境,“晋矶头”是指晋阳江口,这里的江口是黄河与长江的汇合处,也是南北航运的要道,地势十分险要。“西风黄鹤晋矶头”的意思是西风吹拂着晋阳江口的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蛇山东面长江南岸的小山顶上,相传因唐代诗人崔颢泛舟至此,见此美景而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黄鹤楼》一诗而得名。
第四联“如今尽属王孙草,添得江南几许愁”,意思是如今这些王孙们的游憩之地都被占去,又增添了多少忧愁。这一句中,“王孙草”指被王孙们占有、霸占的土地,“王孙”指贵族子弟,“江南”指南方地区。这一句中,“王孙草”指被王孙们所占有的土地,“王孙”指贵族子弟,“江南”指南方地区。“王孙草”指被王孙们所占有的土地,“王孙”指贵族子弟,“江南”指南方地区。“添得江南几许愁”,这几句中,“王孙草”指被王孙们所占有的土地,“王孙”指贵族子弟,“江南”指南方地区。“添得江南几许愁”,这几句中,“王孙草”指被王孙们所占有的土地,“王孙”指贵族子弟,“江南”指南方地区。“添得江南几许愁”。这几句中,“王孙草”指被王孙们所占有的土地,“王孙”指贵族子弟,“江南”指南方地区。“添得江南几许愁”。
【答案】
武昌南楼
鹦鹉洲边舣客舟,宪君邀我上南楼。
胡床老子三更月,铁笛仙人一曲秋。
流水白云吴夏口,西风黄鹤晋矶头。
如今尽属王孙草,添得江南几许愁。
译文:
在鹦鹉洲边停下了客船,宪君邀请我登上南楼观赏江景。
胡床老人在深夜弹奏乐曲,铁笛仙人吹奏一曲悠扬的曲子(引起人的哀思)。
大江流水,白云飞渡,黄鹤楼西风吹过晋阳江口。
如今的这些土地都归王孙所占据,他们又在南方增加了许多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武昌胜景的七律。武昌南楼高耸于江边,是观赏长江景色的最佳处所。诗人登上楼头,远眺长江之胜景,心潮澎湃。诗人从自己登上南楼的感受写起,抒发了他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