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波皎镜浸青蘋,朝落西陵渡口春。
地下珠襦谁拾块?人间玉碗久成尘。
夹舟蛟剑神先化,掊鼎龙文字既泯。
留得冬青啼杜宇,并分泪血染湘筠。
【注释】
- 会稽:今浙江绍兴。怀古:即怀古之情。
- 皎镜:明亮的镜子。青蘋:青苹洲,在浙江绍兴。
- 西陵渡口:即西陵津,在浙江绍兴。
- 地下珠襦:指地府之玉衣。《后汉书•明帝纪》云:“夜亡,使舆道车载其光,以被棺柩。”《晋书•礼志》云:“黄泉之下,路有玉城金墉。”
- 人间玉碗:比喻人世的荣华富贵。《南史•宋文帝纪》载:“玉碗金壶。”
- 夹舟蛟剑神先化:传说中伏波将军马援在战死时,有神龙入江,将他的宝剑和神马都吞没。
- 掊鼎龙文: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铸铜为鼎,刻有“皇帝”二字,因称秦篆为“龙文”。
- 冬青:《诗经•小雅•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冬青树,一种常绿乔木,可制染料。
- 杜宇:杜鹃鸟,又名布谷,春末夏初鸣叫,声如“不如归去”,故又称“催归”。
- 湘筠:湘竹,一种青绿色的竹子。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以会稽为背景,借景抒情,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全诗八句四十六个字,每句七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流畅。
首联“湖波皎镜浸青蘋,朝落西陵渡口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湖水清澈见底,就像一面明净的镜子。青苹洲上的水草翠绿欲滴。春天到了,朝霞映照着西陵渡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用“皎镜”、“青蘋”、“朝落”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西陵渡口春天的美丽景色。
颔联“地下珠襦谁拾块?人间玉碗久成尘。”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地上的珍珠玉器,早已被人遗忘;而人们手中珍贵的玉碗,也已经被岁月磨砺成了尘埃。诗人用“谁拾块”和“久成尘”两个短句,生动地描绘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颈联“夹舟蛟剑神先化,掊鼎龙文已泯。”则是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传说中伏波将军马援在战死时,有神龙入江,将他的宝剑和神马都吞没。而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绩也被埋没了。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和对秦始皇的批评之意。
尾联“留得冬青啼杜宇,并分泪血染湘筠。”则是诗人对生命的感慨。虽然历史已经远去,但生命依然会继续。正如杜鹃鸟在春天鸣叫一样,它的声音让人心碎。而湘竹则被泪水和血液染红,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诗人通过这一结尾,表达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生命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