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乡云物澹秋容,静者幽居得过从。
三径鞠存高士节,千龄松耻大夫封。
名高日下知鸣鹤,道隐隆中忆卧龙。
自慰鄙怀欣远觌,孰能肥遁慕遐踪。
【注释】
江乡:指作者家乡所在的江南。回程时思念友人彦清(名不详)。云物:自然风光;秋容:秋天的景色。静者:指隐居的人,幽居:隐居的地方。三径:三条小路。高士:指高尚的隐士。千龄:千秋万代。松耻大夫封:松树以没有封侯为耻。知鸣鹤:指知道鸣叫的鹤,这里暗用伯乐相马的故事。道隐隆中:指诸葛亮隐居隆中,后来刘备请他出山。卧龙:指诸葛亮。自慰:自我安慰。鄙怀:平庸的心意。远觌:远远相见,觌:见面。孰能:哪一个能。肥遁:肥硕的隐士,指不问世事的隐士。慕遐踪:仰慕先贤。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归途中怀念彦清的一首七律,其内容主要是对彦清的赞美和对其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前四句写自己思友之情,后六句写朋友之贤,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志向。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第一联“江乡云物澹秋容”,写诗人在家乡见到的自然风光。淡字写出了秋天景物的特征,给人以清冷、萧条的感觉。
第二联“静者幽居得过从”,写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静者指隐居之人,幽居指安静的居住环境。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之人的敬意。
第三联“三径鞠存高士节”,写朋友的高风亮节。三径指三条小道,这里比喻隐居之地。鞠存形容保存完好,没有破坏。这一句表现了朋友的高尚品质和坚贞节操。
第四联“千龄松耻大夫封”,写朋友的谦虚品格。千龄指千年的时间,松指松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千年后的松树仍然保持着它的本色,不会因为被封为大夫而感到羞耻。这一句表现了朋友的谦虚品质。
第五联“名高日下知鸣鹤”,写朋友的声望很高但依然保持低调的态度。鸣鹤指的是知音,这里暗用伯乐相马的故事,表示有识之士能够识别并赏识像知鸣鹤这样的人才。这一句表现了朋友的谦逊品质。
第六联“道隐隆中忆卧龙”,写朋友的隐居之道。隆中指的是诸葛亮曾经隐居的地方,卧龙指的是诸葛亮。这一句表现了朋友的隐居之道。
最后一联“自慰鄙怀欣远觌,孰能肥遁慕遐踪”,意思是说,自己安慰自己的庸俗之心,庆幸能够远远地见到你。谁能像你一样追求隐逸的生活呢?肥遁指的是隐退生活,遐踪指的是遥远的足迹。这一句表达对朋友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的志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