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荧枯桐枝,縆以朱丝弦。
秦筝夺素澹,雅韵久莫宣。
金徽灭光采,试拂龙唇圆。
古来有贞操,弹向薰风前。
一倡无再和,谐声徒自妍。
不辞今绝响,恐坠昔所传。
引领睇冥鸿,南云际高天。
心心托泠风,碧落不可援。
缅怀丘壑谊,交石弄清泉。
长啸谢华衮,山林期永年。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此题的难点在于“赏析”,需要考生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从语言、形象、主题和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会稽夏衍宜阳八咏 其六 鸣琴丘”,点明地点是“鸣琴丘”。

“荧荧枯桐枝,縆以朱丝弦”,描写了鸣琴的形貌,即“荧荧”的桐枝,“朱丝弦”,朱弦为红色的琴弦。

“秦筝夺素澹,雅韵久莫宣”,用典,“秦筝”代指“瑟”。《史记.李斯列传》载:“赵高欲为逆计,乃先设验,持王之符节矫而与国相印,以责绝于王。秦王患之,问李斯。”《史记·李斯列传》:“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王之符节矫而与国相印,以作乱,谋未行而帝崩。”此处借指奏。“素澹”指素色的弦。“雅韵”指高雅的琴声。“宣”意为传唱。

“金徽灭光采,试拂龙唇圆”,描写了琴的形貌:金徽灭光采,“龙唇圆”指琴弦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圆润如龙吟。

“古来有贞操,弹向薰风前”,运用典故,《论语》记载:“伯牙善鼓瑟,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似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如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此处借指琴。“薰风”指和煦的春风。

“一倡无再和,谐声徒自妍。”一倡即一人独奏,没有伴奏。“谐声”即和谐悦耳的声音,“妍”美好。

“不辞今绝响,恐坠昔所传。”意谓不愿弹奏到绝响的地步,恐怕会失传。

“引领睇冥鸿,南云际高天”,仰望天空中的大雁,飞向南方。

“心心托泠风,碧落不可援”,形容琴声悠扬,仿佛被清风吹到天上。“泠风”即清风或凉风。“碧落”指天空。

“缅怀丘壑谊,交石弄清泉”,回忆山林间的情谊,交游清澈的泉水。

“长啸谢华衮,山林期永年”,“长啸”即放声长啸。“谢华衮”即辞去华丽的官服,比喻退隐山林。“期永年”即希望永远地生存。

【答案】

译文:

荧荧的枯桐树枝上缠绕着红线做成的琴弦,奏出的音乐像秦筝一样清亮而高远。琴音中充满了高雅的乐声,久久不能传遍。琴弦上金色的徽记已磨得失去了光泽,但试着拂去那龙形的琴身,它又恢复了原有的圆润之美。自古以来,有志之士都是坚守操守的。我弹奏这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清新之风的向往。一个曲子演奏完了,没有人再来续谱。虽然只有我一个人在弹琴,但这琴声却依然动听。我不推辞到现在停止弹奏,只怕这美妙的琴声会失传。

赏析:

这是一首写琴的诗歌。诗人以咏琴起兴,抒发了自己对琴艺的爱好与向往,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归隐的心情。全诗意境优美,风格典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