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休沦市药,东方狎金门。
大隐当墨居,丘樊焉足论。
子牟身江湖,目击魏阙存。
奈何陇西士,青紫与世捐。
岂必蛰陵薮,矫迹事孤骞。
方洲渺心素,蓬岛无异源。
澄神湛方寸,蚁壤车马喧。
一室遂幽闲,嚣嚣外尘烦。
多君抗杰特,阛阓斯林园。
颜生亦凿坏,段子空逾垣。
何如睨天壤,勖此道义尊。
寄谢隐沦客,千秋躅高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洲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伯休沦市药,东方狎金门。
- “伯休”可能是诗人自喻,表示自己遁世隐居;“市药”意味着他在市井中卖药为生;“东方”可能指他居住的城市方向;“金门”则可能是指富贵之家或权贵之地。
- 译文:“我像伯休一样,在市井中卖药,生活在权贵之家。”
- 大隐当墨居,丘樊焉足论。
- “大隐”指的是隐居生活,强调隐逸的生活状态,而非仅仅局限于山野或草莽之中。“墨居”则可能是指用墨书写、作画等活动,以抒发内心的志趣和情感。“丘樊”指的是山丘上的小屋或简陋的居所。
- 译文:“真正的隐士应该过着简朴的隐居生活,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不值得讨论。”
- 子牟身江湖,目击魏阙存。
- “子牟”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同道中人,“江湖”指代的是广阔的水域或者社会环境,“魏阙”则是指朝廷、官府。
- 译文:“你的身姿如同江湖中的一叶扁舟,却能目睹京城的壮丽景象。”
- 奈何陇西士,青紫与世捐。
- “陇西”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者家乡附近的地区,“青紫”指的是古代官员所戴的紫色官帽,也泛指高官厚禄。“与世捐”意味着放弃世俗的名利,选择归隐。
- 译文:“可惜啊,那些来自陇西的士人,放弃了仕途中的高官厚禄,选择归隐。”
- 岂必蛰陵薮,矫迹事孤骞。
- “蛰陵薮”指的是隐藏在深山大泽之中,不为人知的地方,“矫迹”则是指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追求不同于寻常的道路。“孤骞”可能是形容孤独前行、不随波逐流的意思。
- 译文:“难道一定要躲在深山大泽中吗?我们也要勇敢地追寻不同于寻常的人生道路。”
- 方洲渺心素,蓬岛无异源。
- “方洲”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或者生活环境,“渺心素”意味着心境如水般清澈透明。“蓬岛”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岛,这里比喻诗人的理想世界。
- 译文:“我的心灵像方洲一样清澈透明,我的世界就像蓬莱岛一样美好无瑕。”
- 澄神湛方寸,蚁壤车马喧。
- “澄神”指的是净化心灵、保持内心清净,“湛方寸”意味着内心深处的纯净。“蚁壤车马喧”则是形容外界的喧嚣与纷扰。
- 译文:“我的心灵如同一块净土,远离了尘世的纷扰。”
- 一室遂幽闲,嚣嚣外尘烦。
- “一室”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书房或者住所,“遂幽闲”意味着这里非常静谧舒适。“嚣嚣外尘烦”则是形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喧嚣与烦恼。
- 译文:“在这个宁静的房间里,我享受着难得的安静与舒适。”
- 多君抗杰特,阛阓斯林园。
- “多君”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同事或者其他志同道合的人,“抗杰特”意味着他们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品质。“阛阓斯林园”则形容他们所处的环境充满了商业气息和社会氛围。
- 译文:“你们这些杰出的人士,身处繁华的都市之中,拥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园。”
- 颜生亦凿坏,段子空逾垣。
- “颜生”可能是指一位朋友或者熟人,“凿坏”指的是他们曾经经历过艰难困苦,“段子空逾垣”则意味着他们已经摆脱了过去的束缚,勇敢地向前进发。
- 译文:“你这位朋友也是如此,他曾经历过艰辛的岁月,如今已经超越了过去的自我,勇敢地迈向未来。”
- 何如睨天壤,勖此道义尊。
- “何如”表示如何、怎样,“睨天壤”意味着俯瞰整个天地,“勖此道义尊”则是鼓励人们坚守道德和道义。
- 译文:“我们为何不俯视这片天地,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 寄谢隐沦客,千秋躅高辕。
- “寄谢”意味着感谢、致谢,“隐沦客”指的是隐居于深山大泽中的隐士们,“千秋躅高辕”则是祝愿他们能够长久地保持高尚的品质和行为。
- 译文:“感谢各位隐士们的无私奉献,愿你们在千秋岁月里始终保持崇高的品质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