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姬蟠头脸如玉,一撒青金腰线绿。
当门举酒唤客尝,俊入双眸耸秋鹘。
白云乱卷宾铁文,腊香一喷红染唇。
据鞍侧鞚半淋鬣,春风满面不肯嗔。
系马门前折残柳,玉液和林送官酒。
二十五弦装百宝,一派冰泉落纤手。
须臾高歌半酡颜,貂裘泼尽不觉寒。
谁道雪花大如席,举鞭已过鸡鸣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怀来醉歌》。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 胡姬蟠头脸如玉,一撒青金腰线绿。
- “胡姬”指的是古代西域地区的美女。“蟠头脸如玉”,形容她们的脸庞白皙,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一撒青金腰线绿”,则描绘出她们身姿轻盈,腰部线条如同青色的金子和绿色的腰带。
- 当门举酒唤客尝,俊入双眸耸秋鹘。
- “当门举酒”是指主人热情地为客人斟酒;“呼客尝”表示主人邀请客人品尝美酒。这里的“俊”可能是指英俊,“秋鹘”是一种鹰,用来形容客人的眼睛明亮有神。
- 白云乱卷宾铁文,腊香一喷红染唇。
- “宾铁文”可能是指酒杯上的装饰物,看起来像是飘散的白云;“腊香”通常指腊月(农历十月)的香味,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种香气;“红染唇”则是说这股香味仿佛染红了嘴唇。
- 据鞍侧鞚半淋鬣,春风满面不肯嗔。
- “据鞍侧鞚”形容骑马时的姿态,马鞍上的人侧身控制马匹;“淋鬣”是指马鬃随风飘逸的样子;“春风满面”则形容春天温暖的气息拂过脸颊,让人感到愉快;“不肯嗔”表明主人不生气,依然保持着友好的态度。
- 系马门前折残柳,玉液和林送官酒。
- “系马门前”指的是把马拴在家门口,“折残柳”可能是在描述门口的景象;“玉液和林送官酒”则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美酒,它伴随着树木一起送到官府去。
- 二十五弦装百宝,一派冰泉落纤手。
- “二十五弦”可能是指乐器的数量,或者是指一种乐器;“装百宝”意味着乐器上镶嵌着各种珠宝;“冰泉落纤手”形容音乐清澈透明,好像从冰冷的水渠中流淌出来,落在了演奏者的指尖。
- 须臾高歌半酡颜,貂裘泼尽不觉寒。
- “高歌”是指大声歌唱;“半酡颜”表示歌声使得面颊微微泛红;“貂裘”可能是指穿着貂皮大衣的人,“泼尽不觉寒”则形容尽管歌声嘹亮,但穿着貂裘的人却感觉不到寒冷。
- 谁道雪花大如席,举鞭已过鸡鸣山。
- “谁道雪花大如席”可能是反问句,意思是没有人能说得准雪花有多大像席子那么大;“举鞭已过鸡鸣山”则表示已经骑上马鞭走过了鸡鸣山。这句话似乎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艰辛的认识,以及他对旅行的向往和勇气的赞美。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一个春日里饮酒作乐的场景。诗中的胡姬、宾铁文、腊香、春风等词汇都带有一种浓厚的西域风情和古典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异域的世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人物的情感和景色的变化融为一体,使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活气息。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