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崙山巅半峰碧,海风吹落犹带湿。
意气不欲随群山,独倚青空迥然立。
平地拔起惊孱颜,剑气劲插青云间。
济南名泉七十二,会为一水来浸山。
我来方作鲸川游,玉台公子邀同舟。
君山浮岚洞庭晚,小孤滴翠清江秋。
酒酣兴极烟霏昏,鱼龙惨淡回山根。
少陵不来谪仙死,举杯更欲招其魂。
魂兮不来天亦老,元气崔嵬山自好。
超超绝顶凌长风,注目东溟望蓬岛。
【注释】
昆崙山巅半峰碧,海风吹落犹带湿:昆仑山的山顶上只有半边是绿色的,海水吹来的风还带有湿润之气。
意气不欲随群山,独倚青空迥然立:志气不想跟随着群山,独自高高地耸立在高空中。
平地拔起惊孱颜,剑气劲插青云间:从地上突然升起,使原本软弱的大地都为之惊讶。它那像宝剑一样的锐气插入云霄。
济南名泉七十二,会为一水来浸山:济南有七十多处著名的泉水,这些泉水汇聚起来将淹没这座山峰。
我来方作鲸川游,玉台公子邀同舟:我刚刚来到这里就乘船游览,被玉台公子邀请一同乘坐小舟。玉台,指代玉台阁,即玉楼。
君山浮岚洞庭晚,小孤滴翠清江秋:你站在君山上远望,只见薄雾笼罩着洞庭湖;小孤山在清澈的江水中闪烁着绿光。
酒酣兴极烟霏昏,鱼龙惨淡回山根:酒醉后兴致正浓,烟雾弥漫,朦胧一片;鱼儿和龙的影子在昏暗中消失,仿佛回到了山底。
少陵不来谪仙死,举杯更欲招其魂:可惜李白(杜甫曾自称李太白)已经去世了,我举起酒杯想要召唤他的魂魄回来。少陵,指李白。
魂兮不来天亦老,元气崔嵬山自好:即使魂灵不来,天地也在衰老,但山仍然雄伟、高大、秀丽。崔嵬,形容山很高大。
超超绝顶凌长风,注目东溟望蓬岛:远远地登上最高的山峰去面对广阔的天空,目光注视着东方的天空。东溟,指东海。蓬岛,蓬莱、瀛洲等仙境。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当时作者与李白同游华阴,登华山。诗写于华山西峰,表现诗人的壮怀激烈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他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强烈愿望。
首联点题,“华”即华山,“不注”指华山之南,也就是华山东面。诗人由西向东登上华山,首先看到华山的南面山势陡峭,山峰半腰被白云遮住了半截。
颔联承上启下,写自己登山时的心情。“意气”,指精神气质,“群山”,指华山周围的群峰。诗人不愿随群山而动,而是独自挺立,昂首向天。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那种不屈的傲骨和独立自主、刚强不屈的豪迈气概。
颈联描写华山的奇景,“青空”“剑气”都是比喻,形象生动。“剑气”指华山的险峻,“青云”指山巅。
尾联写诗人来到华山东面的山脚,看到黄河的支流——泾水汇入渭水的情景。这里用“会为一水来浸山”来形容泾水与渭水的合流,也暗喻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共同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诗人发出感叹,“魂兮不来天亦老”,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全诗气势磅礴,笔力雄健,语言精警,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