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卜宅南村里,快雪初晴思一游。
树辨微茫来独鹤,橹摇敧侧散轻鸥。
墨池绕溜春冰满,尘榻翻书夕照收。
相见惘然如有失,掉头吟咏出林丘。
【诗词正文】
雪后过陈子贞隐居
陶公卜宅南村里,快雪初晴思一游。
树辨微茫来独鹤,橹摇敧侧散轻鸥。
墨池绕溜春冰满,尘榻翻书夕照收。
相见惘然如有失,掉头吟咏出林丘。
【注释】
- 陶公:指陶渊明(365—427年),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出生于江洲的一个破落户大地主家庭,祖辈为东晋的名门望族,但因受政治变故的影响而家道中落。
- 卜宅南村:选择在南村定居。卜宅是指选择住宅的意思,南村是地名。
- 快雪初晴:刚下完的大雪已经放晴了。快意:形容心情畅快。
- 树辨微茫:树木在雪后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模糊不清。
- 独鹤:一只孤独的鹤。
- 橹摇敧侧:船桨摇摆,使船倾斜。
- 墨池:砚台上的墨汁。
- 尘榻翻书:尘土飞扬的床铺上翻开书页。
- 夕照:傍晚的阳光。
- 林丘:山林和小山丘。
- 惘然有失: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
- 掉头吟咏:转身吟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雪后经过陈子贞的隐居地时所作。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陶公卜宅南村里”,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选择在南村定居的意愿。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的诗作以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诗人选择了陶渊明的生活理念,决定在南村安家落户。
接下来四句描述了诗人在南村的所见所感。“树辨微茫来独鹤,橹摇敧侧散轻鸥。”诗人看到了雪后的景色,树木在雪后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模糊不清,一只孤独的鹤从树林中飞过,船桨摇摆,使船倾斜,一群轻盈的鸥鸟飞起。这些画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南村的宁静与和谐。
第五、六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墨池绕溜春冰满,尘榻翻书夕照收。”诗人看到砚台周围都是流动的墨水,说明天气已经转晴。而诗人则在尘榻上翻开书页,享受着夕阳的暖意。这里的墨池和砚台代表了诗人的生活情趣,而夕阳则是他内心平静的象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相见惘然如有失,掉头吟咏出林丘。”诗人在见到陈子贞时,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仿佛失去了方向。于是转身吟唱而出林丘,表现出他对朋友深深的怀念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