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藤梢已过墙,手拈书卷复堆床。
闲临水槛亲鱼鸟,欲出柴门畏虎狼。
冠制不嫌龟壳小,衣裾新剪鹤翎长。
从来任拙唯疏懒,一月秋阴不下堂。
林下遣兴
眼见藤梢已过墙,手拈书卷复堆床。
闲临水槛亲鱼鸟,欲出柴门畏虎狼。
冠制不嫌龟壳小,衣裾新剪鹤翎长。
从来任拙唯疏懒,一月秋阴不下堂。
注释:
- 眼见 | 看到(动词)
- 藤梢 | 藤蔓的尖端
- 墙 | 墙壁
- 书卷 | 书籍、卷轴
- 堆床 | 堆积在床边的书桌、书柜等
- 水槛 | 靠近水边的栏杆
- 亲鱼鸟 | 亲近鱼和鸟
- 柴门 | 用木柴搭建的门
- 畏虎狼 | 害怕老虎和狼
- 冠制 | 古代官员的帽子款式
- 龟壳 | 乌龟的壳
- 新剪 | 新的裁剪
- 鹤翎 | 鹤的羽毛
- 任拙 | 任性而为,不受拘束
- 疏懒 | 懒惰,不勤快
- 下堂 | 离开厅堂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在林下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眼见藤梢已过墙,手拈书卷复堆床。”描绘了诗人看到藤蔓已经攀过了墙壁,手头又拿起书卷堆积在床边的情景。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
颔联“闲临水槛亲鱼鸟,欲出柴门畏虎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他闲暇时喜欢坐在水边,观察水中的鱼儿和鸟儿;但当他准备出门时,又害怕老虎和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冠制不嫌龟壳小,衣裾新剪鹤翎长。”则描绘了诗人的服饰特点。他选择的帽饰是乌龟壳制成的,而衣服的袖子则采用了鹤的羽毛作为装饰。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尾联“任拙唯疏懒,一月秋阴不下堂。”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以自己的行为和性格为傲,表示自己虽然任性,却并不懒惰;即使一个月中有那么几天天气阴暗,也不会影响他的日常活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