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繁食众苦在陈,兀坐无言眼相对。
谁家有粟其肯输,谁家有金其肯贷。
怪彼不耕食有馀,不蚕而衣纵其爱。
君子道穷厄此时,寂坐山中谁盼睐。
何如乱世一身轻,甘向山中采薇菜。
介然有守俗不移,所谓固穷在我辈。
佃家圭撮访秋收,儿女啼饥那忍奈。
呼童相与急取回,途忧军旅寻舟载。
渔翁少室索价高,十千载得四布袋。
欣然泊岸日衔山,忽尔风云生昼晦。
山庵尚远苦无人,仆愁索去心生悖。
嗟我自负任重难,扑摗山溪行复退。
也须弩力徐徐行,汗雨如流生感慨。
当年父母过爱怜,今日无能徒后悔。
夜深到家气力微,坐久方能言大槩。
不堪双足筋骨疼,皮破两肩痛连背。
儿曹悟此当自警,读书还可学耕耒。
辛苦不怨望太平,官清苏民乐昭代。
方今天子圣明君,雨顺风调归鼎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寓兴》。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和分析:

  1. 指繁食众苦在陈,兀坐无言眼相对。
  • “指繁食众苦在陈”:这里可能是指粮食储备充足,可以供众人之需。”陈”在这里可能是指储存或粮食的状态。
  • “兀坐无言眼相对”:形容一个人坐着,目光呆滞,没有任何言语,眼神直视对方。
  1. 谁家有粟其肯输,谁家有金其肯贷。
  • “谁家有粟其肯输”:询问是谁愿意将粮食拿出来供应他人?这里的”输”可能意味着提供粮食,”肯”表示愿意。
  • “其肯贷”:询问是谁愿意借钱给他人?”肯”表示愿意的意思。
  1. 怪彼不耕而食有余,不蚕而衣纵其爱。
  • “怪彼不耕而食有余”:感叹那些不耕种却能获得足够食物的人,他们的生活状况令人奇怪。
  • “不蚕而衣纵其爱”:感叹那些不纺织却能穿衣的人,他们的爱好放纵。
  1. 君子道穷厄此时,寂坐山中谁盼睐。
  • “君子道穷厄此时”:描述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困境中的境遇,感到自己的境地十分艰难。
  • “寂坐山中谁盼睐”:坐在山中,没有人来探望他。
  1. 何如乱世一身轻,甘向山中采薇菜。
  • “何如乱世一身轻”:在乱世之中,一个人能够保持清白,生活得轻松自在。
  • “甘向山中采薇菜”:愿意选择在山中采集薇菜这种简陋的食物来维持生活。
  1. 介然有守俗不移,所谓固穷在我辈。
  • “介然有守俗不移”:坚定地遵守传统的价值观,不受世俗的影响。
  • “所谓固穷在我辈”:认为坚守贫穷是我辈应该做的事情。
  1. 佃家圭撮访秋收,儿女啼饥那忍奈。
  • “佃家圭撮访秋收”:去佃户那里查看秋季的庄稼,收获情况如何。
  • “儿女啼饥那忍奈”:看到自己的孩子们饥饿难耐,不忍心再继续忍受下去。
  1. 呼童相与急取回,途忧军旅寻舟载。
  • “呼童相与急取回”:叫来仆人一起赶紧把粮食带回去。
  • “途忧军旅寻舟载”:担心军队会来抢粮食,需要寻找船来运输。
  1. 渔翁少室索价高,十千载得四布袋。
  • “渔翁少室索价高”:一个渔夫要价很高,每袋粮食的价格达到了十千文钱。
  • “十千载得四布袋”:虽然价格昂贵,但是为了生存还是买了回来。
  1. 欣然泊岸日衔山,忽尔风云生昼晦。
  • “欣然泊岸日衔山”:高兴地把船停在岸边,太阳正挂在天空。
  • “忽尔风云生昼晦”:忽然间天气变得阴暗,就像白天突然变成了黑夜一样。
  1. 山庵尚远苦无人,仆愁索去心生悖。
  • “山庵尚远苦无人”:山中的庵堂距离还很遥远,没有其他人居住。
  • “仆愁索去心生悖”:因为找不到人帮忙,我感到很烦恼,心里产生了矛盾。
  1. 嗟我自负任重难,扑摗山溪行复退。
  • “嗟我自负任重难”:我因为肩负重任感到非常艰难。
  • “扑摗山溪行复退”:尽管尝试着走山路,但还是退回了。
  1. 也须弩力徐徐行,汗雨如流生感慨。
  • “也须弩力徐徐行”:也必须要慢慢地行走,不能急躁。
  • “汗雨如流生感慨”:汗水像雨一样流淌,让人感慨万分。
  1. 当年父母过爱怜,今日无能徒后悔。
  • “当年父母过爱怜”:回想过去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关怀。
  • “今日无能徒后悔”:现在自己没有能力了,只能后悔当初没有珍惜机会。
  1. 夜深到家气力微,坐久方能言大槩。
  • “夜深到家气力微”:回到家已经很晚了,身体疲惫,力量不足。
  • “坐久方能言大槪”:坐久了才能说出大致的情况。
  1. 不堪双足筋骨疼,皮破两肩痛连背。
  • “不堪双足筋骨疼”:双脚的骨头和筋都疼痛难忍。
  • “皮破两肩痛连背”:肩膀的皮肤破损,背部也感到疼痛。
  1. 儿曹悟此当自警,读书还可学耕耒。
  • “儿曹悟此当自警”:孩子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
  • “读书还可学耕耒”:通过读书可以学到农业知识,学习耕作技巧。
  1. 辛苦不怨望太平,官清苏民乐昭代。
  • “辛苦不怨望太平”:无论多么辛苦都不抱怨社会太平无事。
  • “官清苏民乐昭代”:官员清廉,百姓快乐,国家兴旺发达。
  1. 方今天子圣明君,雨顺风调归鼎鼐。
  • “方今天子圣明君”:当今的皇帝是明智的君主。
  • “雨顺风调归鼎鼐”:雨水顺时、风调雨顺,使得国家稳定,秩序井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