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豁平野,何地堪登高。
荡舟且出郭,逾彼东城壕。
夷犹六里塘,悠然见林皋。
云是故贤里,闲世居方袍。
乃遵游龙街,鞠为茂蓬蒿。
抠衣历层塔,凭阑瞰秋涛。
讲师雅知已,采菊酤新醪。
欢馀发清啸,屏息尘务劳。
同游漱珠玉,白首徒自搔。

【注释】

甲辰:即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

九日:指重阳节,古代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

泽国:水乡。

豁平野:开阔的原野。

何地堪登高:何处可以登高呢?

荡舟且出郭:划船出城去游玩。

逾彼东城壕:越过那东面的城墙壕沟。

夷犹:徘徊不决。六里塘:长六里的池塘。

悠然见林皋:悠然自得的样子,看到树林。

云是故贤里,闲世居方袍:好像是旧时的贤人居住的地方。闲,清静。方,方形。

乃遵游龙街,鞠为茂蓬蒿:于是沿着游龙街走去,把道路两旁的草木踩成荒草。鞠,践踏。

抠衣历层塔:撩起衣服经过层层的塔台。抠,撩起。

凭阑瞰秋涛:倚着栏杆俯瞰秋天的波浪。

讲师雅知已:老师很了解我。雅,很。

采菊酤新醪:采摘菊花酿酒。酤,买,这里作动词用。

欢馀发清啸:高兴之余发出爽朗的笑声。

屏息尘务劳:闭目养神,忘却尘世的烦扰。屏息,闭气,这里指闭上眼睛。

同游漱珠玉:和朋友们一同游赏。漱,洗,这里指游览。

白首徒自搔:白发苍苍的人徒然感到搔痒。徒,白白地。

【赏析】

此诗为登高之作,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全词写景抒情相结合,意境开阔,语言生动。前两句“泽国豁平野”,勾画了江南水乡的开阔原野,“何地堪登高”写出了作者登高楼远眺所见,也表达了自己无法登上高楼的心情。“荡舟且出郭,逾彼东城壕”,描写了作者出城游玩的过程。第三句“夷犹六里塘”写出了作者在六里塘徘徊的情景,“悠然见林皋”,“云是故贤里,闲世居方袍”,描绘出了作者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接着,词人“乃遵游龙街,掬为茂蓬蒿”描写了作者顺着游龙街走去,将路旁的草木踩成荒草的情景。最后两句“扣衣历层塔,凭阑瞰秋涛”,写出了作者在塔台之上欣赏秋波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整首歌中,作者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