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愈豁,川平路如断。
不知何朝寺,突兀古河岸。
潭埋白气没,林密翠霏乱。
胜地故潇洒,七月流将半。
合并信难得,通塞奚足算。
广文厌官舍,亦此事萧散。
风棂爵屡行,萝磴席频换。
但觉清啸发,宁顾白日旰。
吾欲纪兹游,扫壁劳弱翰。

至正辛丑年秋七月十三日唱和诗得半字野旷天愈豁,川平路如断。

不知何朝寺,突兀古河岸。

潭埋白气没,林密翠霏乱。

胜地故潇洒,七月流将半。

合并信难得,通塞奚足算。

广文厌官舍,亦此事萧散。

风棂爵屡行,萝磴席频换。

但觉清啸发,宁顾白日旰。

吾欲纪兹游,扫壁劳弱翰。

注释:野旷天更阔,天空更加开阔了。川平路中断,河流平坦而像断开一样。不知何朝寺,不知道是哪个朝代建造的寺庙?突兀古河岸,突兀在河岸上。潭埋白气没,潭水被白气淹没。林密翠霏乱,树林密集,翠绿迷蒙。胜地故潇洒,胜景之地自然清新脱俗。七月流将半,七月即将过了一半。合并信难得,合并在一起很难做到。通塞奚足算,道路是否畅通不重要。广文厌官舍,广文喜欢官场生活。亦此事萧散,这也是一种闲适的生活。风棂爵屡行,风刮着木制的门扇多次开关。萝磴席频换,楼梯上的坐席多次更换。但觉清啸发,只觉得清风吹来令人舒畅。宁顾白日旰,也不去理会白天变长。吾欲纪兹游,我想要记录这次游览的经历。扫壁劳弱翰,打扫墙壁需要耗费力气。

赏析:此诗为作者于至正辛丑年(1361)秋七月十三日所作。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首联“野旷天愈豁,川平路如断。”写山野空旷辽阔,天空更为开阔,河面平静如断。次联“不知何朝寺,突兀古河岸。”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寺庙,突兀在河岸上。颔联“潭埋白气没,林密翠霏乱”写潭中白气已经消失,树林茂密,翠色迷蒙。颈联“胜地故潇洒,七月流将半”写出胜景之地自然清新脱俗,七月即将过了一半。尾联“合并信难得,通塞奚足算”说合二为一很难做到,道路是否畅通都不重要。末联“吾欲纪兹游,扫壁劳弱翰”,我想记录这次游览的经历,打扫墙壁需要耗费力气。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唐诗百首》云:“野旷天容豁,江澄月色寒。”《瀛奎律髓》云:“野旷天开,语意高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