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草堂阴,林蹊绕涧浔。
三棱收夏草,五叶认春参。
畦上风香杂,泉头土脉深。
应知扣门者,多是病家寻。
【注释】
药圃:种药用植物的园地。高树草堂阴:高大的柳树掩映着草堂,形成一片阴凉。林蹊(qī):树林小径。三棱:三棱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三回羽状分裂,花黄色,根茎可入药。夏草:指三棱草,夏季开花,秋季结果,可入药。五叶:五叶地锦,落叶灌木,叶互生,有长柄,掌状复叶,小叶五片,边缘有锯齿,紫红色或暗绿色,花白色,果实球形,黑紫色。春参:指五叶地锦。畦(qí):菜畦,菜园里划分成的小土块儿,用来栽培蔬菜的。风香:风吹过的地方,草香四溢。泉头:泉水源头。土脉深:土质肥沃。扣门者:来敲门的人,指采药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自家药圃中采摘药物的情景,全诗四句,每句都写到了药圃中的景物,如“高树”、“草堂”、“林蹊”、“涧浔”、“三棱”、“五叶”、“畦上”和“泉头”,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药圃的美丽景色。同时,通过对采摘药物的过程的描写,也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首句“高树草堂阴,林蹊绕涧浔”,描绘了药圃周围环境的幽静。高耸入云的树木,遮蔽住了阳光;草堂坐落在树下,形成了一片阴凉之地;树林小径环绕着溪流流淌。这里的“草堂”指的是诗人自家的草堂,是诗人与家人、朋友聚会、交流的场所。
颔联“三棱收夏草,五叶认春参”,进一步描绘了药圃中的植物。三棱草和五叶地锦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它们在药圃中生长得茂盛,吸引了采药人的注意。这里的“三棱”是指三棱草,“五叶”是指五叶地锦。这两种药材都是名贵的药材,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因此被广泛用于医疗实践。
颈联“畦上风香杂,泉头土脉深”,进一步描绘了药圃中的环境。药圃里的风香四溢,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而泉头处的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使得药圃更加美丽迷人。这里的“畦上风香”指的是药圃里的各种花草散发出的阵阵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泉头土脉深”则是指药圃里的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为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尾联“应知扣门者,多是病家寻”,点明了采药人的身份和目的。这里的“扣门者”指的是前来采药的人,他们为了治病而来。而“多是病家寻”则是指采药人大多是为了寻找治疗疾病的药物而来到药圃的。这里既体现了药圃作为药材产地的地位,又揭示了采药人对于健康的关注和对疾病的警惕。
这首诗通过对药圃中景物的描写以及采摘药物过程的描绘,展示了药圃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药材的需求以及对健康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