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春光也太颠,灯前愁杀泛湖船。
故人何处听春雨,应在江楼未得眠。
【注释】
湖上春光也太颠:湖面上的春风太过猛烈。
灯前愁杀泛湖船:灯光下船儿在湖面上泛来泛去,让人愁断肠。
故人何处听春雨:我想念的友人,他在哪里听着春天的雨呢?
应在江楼未得眠:他应该在江边的楼阁里没有睡好觉吧,因为思念着我而无法入睡。
【赏析】
《寄曲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湖上泛舟的图画,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牵挂之情。
首句“湖上春光也太颠”,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湖面上的春风太过强烈,似乎要吹翻船只。这种强烈的春光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次句“灯前愁杀泛湖船”,则转入室内,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灯前,看着泛湖的船儿,心中充满了愁绪。这里的“愁”不仅仅是对春光的愁,更是对远在他乡的朋友的担忧和思念。
第三句“故人何处听春雨”,进一步展开了对朋友的思念。这里,诗人想象着朋友在远方听到春天的雨声,那种思念之情更加深长。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思念。
最后一句“应在江楼未得眠”,则将这种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诗人想象着自己的朋友,可能正在江边的楼阁里,因为没有睡好觉,所以一直在倾听着春天的雨声。这种想象既展现了朋友对诗人的关心,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湖上泛舟的场景,以及诗人对远在他乡的朋友的深深思念,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又不失深沉含蓄,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