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轩公子良不俗,不种奇花种修竹。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
春雷击地新笋生,龙角森森那忍触。自锄暖土厚栽培,手挈银瓶细浇沃。
深根扫除蝼蚁窟,香叶终期凤凰宿。日使沾濡雨露恩,岁寒岂惮冰霜酷。
猗猗绕户矗琅玕,含雾连烟比淇澳。招摇皓月金琐碎,勾引清风声戛玉。
炎天展簟卧苍雪,春日听莺泛醽醁。可能一日暂相忘,坐对此君看不足。
君不见白乐天,重言养竹比养贤。又不见东坡诗,无竹士俗不可医。
君今有竹善培养,会看直拂青云上。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高轩公子良不俗,不种奇花种修竹。
  • 译文:高雅的公子确实与众不同,不种植奇花却种植了修长的竹子。
  • 赏析:此句描绘出主人翁的高洁品格和雅致的生活情趣,通过对比奇花与修竹的特性,强调了主人的清高与淡泊。
  1. 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
  • 译文:奇花在瞬间绽放耀眼的色彩;修长的竹子则以永恒的绿色示人。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两种植物截然不同的生长状态和时间感,奇花短暂而美丽,修竹则恒久而坚韧。
  1. 春雷击地新笋生,龙角森森那忍触。
  • 译文:春雷轰鸣,大地回春,新笋破土而出;修长的竹林如同龙角一般挺拔,让人不忍去触碰。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特别是新笋的出土,象征着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现了修竹的自然美和坚韧特质。
  1. 自锄暖土厚栽培,手挈银瓶细浇沃。
  • 译文:自己亲手翻耕肥沃的土地,精心培育;手持银色的瓶子,细心地给修竹浇水。
  • 赏析:此句展现了主人对修竹的爱护之情以及其耐心和细心的培养过程,体现了主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1. 深根扫除蝼蚁窟,香叶终期凤凰宿。
  • 译文:根系深深扎入泥土中,清除了蝼蚁筑建的巢穴;期待着修竹长成后,能引来凤凰来栖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主人对修竹生长环境的精心打理,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
  1. 日使沾濡雨露恩,岁寒岂惮冰霜酷。
  • 译文:每日享受雨水和露水的恩赐,即使严寒如冬霜也不会畏惧。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主人对修竹坚韧性格的赞美,以及其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1. 猗猗绕户矗琅玕,含雾连烟比淇澳。
  • 译文:修竹环绕着门户,枝叶茂密如同璀璨的珠玉;云雾缭绕,景色如同《淇奥》中的美景。
  • 赏析:此句通过对修竹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主人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招摇皓月金琐碎,勾引清风声戛玉。
  • 译文:明月皎洁,如同闪耀的金色碎片;清风拂面,声音清脆如同敲击玉磬。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修竹与月光、清风相互映衬的美态。
  1. 炎天展簟卧苍雪,春日听莺泛醽醁。
  • 译文:夏天时展开席子躺在凉爽的草地上,春天时聆听黄莺歌唱品尝美酒。
  • 赏析:这两句诗展现了主人在不同季节里的生活情趣与闲适时光,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1. 可能一日暂相忘,坐对此君看不足。
  • 译文: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暂时忘却彼此的存在,坐下来欣赏修竹,发现它的美好是永无止境的。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主人对修竹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愿意放下俗世纷扰,静下心来细细体察大自然之美的心境。
  1. 君不见白乐天,重言养竹比养贤。
  • 译文:您没有看到白居易,他用养竹来比喻培养贤才的智慧吗?
  • 赏析:引用白居易的例子是为了突出修竹之于人的高尚品德和修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
  1. 又不见东坡诗,无竹士俗不可医。
  • 译文:您又没看到苏轼的诗中,如果没有竹,那么庸俗的人就无法治愈。
  • 赏析: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修竹的文化价值和其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人墨客精神风貌的赞美。
  1. 君今有竹善培养,会看直拂青云上。
  • 译文:现在您拥有了修竹,好好培养它们;将来它们一定会直冲云霄,飞向更高的天空。
  • 赏析:这是对主人寄予的美好祝愿,也是对他未来事业成功的预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