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种树不胜巢,老干今如屋脊高。
屡许狙公分橡栗,时呼木客醉松醪。
衣巾白日沾苍雪,枕簟西风梦海涛。
岁晚淹留吾倦矣,借君丛桂续《离骚》。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昔年种树不胜巢,老干今如屋脊高。
这句诗描绘了树木的生长历程。”昔年种树”表示过去在树木刚种下时,”不胜巢”指的是无法承受鸟巢的重量,”老干今如屋脊高”则形容现在的大树已经长得很茂盛,如同屋顶一样高。
屡许狙公分橡栗,时呼木客醉松醪。
这句诗描述了作者与树木之间的互动。”屡许狙人分橡栗”意味着曾经多次允许猴子来分橡果,而”时呼木客醉松醪”则是呼唤树木的主人(可能是指山中的隐士)一起喝松醪酒。
衣巾白日沾苍雪,枕簟西风梦海涛。
这句诗描写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状态。”衣巾白日沾苍雪”描绘了在阳光照射下,衣服上的白色部分沾染了洁白的雪花,”枕簟西风梦海涛”则表达了在夜晚,听着西风的吹拂,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
岁晚淹留吾倦矣,借君丛桂续《离骚》。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慨。”岁晚淹留吾倦矣”意味着岁月已逝,自己感到疲倦,”借君丛桂续《离骚》”则表示想要借助桂花的力量,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这首诗通过描述树木的成长、与自然的互动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