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踪迷落叶,天气正深冬。
崖雨添寒瀑,溪云向晚舂。
客凭临水阁,僧叩隔林钟。
倚杖无馀事,招猿下碧松。
【注释】
次韵道元上人岁晚二首其一:次韵,是和某人的诗作。道元,即道元禅师,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朋友,他与道元禅师交好,并常在道元的住所饮酒赋诗。这首诗就是白居易为他的友道元上人写的第二首诗。山踪,指隐居山林的踪迹,迷,迷失、不辨。落叶,指秋季飘落的树叶。天气正深冬,深冬,寒冷的冬天。崖雨添寒瀑,寒瀑,冰冷的瀑布。溪云向晚舂(chōng),傍晚时分的云,如同在舂米一样,有声。舂,用杵捣米。客凭临水阁,客人倚靠着栏杆登上水阁。僧叩隔林钟,僧人敲着隔树林里的钟。倚杖无馀事,依靠拄杖无事可做。招猿下碧松,招来猿猴在碧绿的松树上跳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冬景色的七绝。
首句“山踪迷落叶”,以景入情,写出了作者对友人道元上人隐居山林的踪迹已迷失不知的惆怅心情。“迷”字点出作者的心情之迷惘,也暗示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颔联“崖雨添寒瀑,溪云向晚舂”,进一步渲染了深冬的景色。“崖雨”指的是瀑布飞流直下,溅起的水花如同下雨。“寒瀑”则是指瀑布如冰凌一般,冰凉冷冽。“溪云”指的是山涧中的云雾。“向晚舂”,指的是夕阳西下时,云朵如同舂米的声音。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深秋或寒冬之中。
颈联“客凭临水阁,僧叩隔林钟”,描述了诗人与道元禅师一起登高望远的情景。“客”指的是诗人自己,“僧”则是道元禅师。他们一起登上了水阁,欣赏着周围的景色。而道元禅师则敲击着隔树林中的钟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道元禅师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愉悦感受。
尾联“倚杖无馀事,招猿下碧松”,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与道元禅师在大自然中的悠闲自在。“倚杖”指的是诗人依靠着拐杖,表示他的身体尚好。“猿猴”则是诗人所喜爱的动物之一,它们常常被人们用来象征自由、灵动和欢乐。“碧松”则是指郁郁葱葱的松树,象征着生机勃勃和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和细腻表达,展现了一幅深冬时节的山水画卷。诗中所蕴含的情感真挚深沉,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