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南来建大藩,金汤千里虎牙闲。
彩云腾凤迎科诏,珠斗垂虹动海关。
入院恭陪车马盛,序宾愧列鬓毛班。
宁知交广非邹鲁,已有弹冠早出山。
注释:
- 同子:指诗人的朋友。入院:进入文庙。文庙即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开试院:科举考试的考场。诸公:指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们。云章阁:科举考试时考生休息的地方,位于孔庙内。上:上面。
- 一相:一品官。南来:来到南方。建大藩:建立大藩国。金汤:坚固的城池,这里比喻国家。虎牙闲:像老虎一样的守卫者在边疆。
- 彩云腾凤:彩云中飞起凤凰。科诏:科举考试的榜文。珠斗垂虹:像珍珠般的北斗星悬挂在天空。动海关:触动边境的关卡。入院恭陪:进入文庙时恭敬地陪伴。车马盛:车马众多,这里指考生们的到来。序宾:迎接客人的宾客。愧列:羞愧地位列其中。鬓毛班:鬓发花白的行列。
- 宁知:难道不知道吗?交广:这里泛指远方。非邹鲁:不是邹鲁(古代鲁国和周国),指南方地区。弹冠:弹去官帽上的灰尘,比喻辞官归隐。早出山:早早地离开官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科举考试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全诗以“文庙”为背景,通过描绘考生们在文庙里的情景,展现了科举制度下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第一句“同子与入院时就文庙开试院与诸公同止云章阁上”,描述了作者和朋友一同进入文庙的场景。文庙是古代祭祀孔子、举行科举考试的地方,在这里,作者和朋友一起等待考试开始,心中充满了期待。这里的“就文庙”、“同止”以及“云章阁上”等词语,都营造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科举制度的敬畏之情。
第二句“一相南来建大藩,金汤千里虎牙闲”,描绘了作者对于南方政权的赞美之情。“一相”指的是皇帝,“建大藩”则是指南方政权建立的庞大藩国。“金汤千里”形容南方地势险要、城池坚固,“虎牙闲”则是指边疆有像老虎一样的守卫者在守护。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南方政权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权力的追求和向往。
第三句“彩云腾凤迎科诏,珠斗垂虹动海关”,描绘了科举考试的场景。“科诏”指的是科举考试的榜文,“珠斗垂虹”则形象地描绘了北斗星悬挂在天空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科举制度的认可和尊重。
第四句“入院恭陪车马盛,序宾愧列鬓毛班”,描绘了作者在文庙里的谦逊态度。“入院恭陪车马盛”指的是作者陪同其他考生进入文庙,“序宾愧列鬓毛班”则表达了作者在文庙中的地位较低、感到羞愧的心情。这句诗通过对作者内心情感的描述,展现了科举制度下士人的心态和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宁知交广非邹鲁,已有弹冠早出山”,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感悟。“交广”指的是遥远的南方地区,“非邹鲁”则表示这些地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中心,而“弹冠”则是古代官员离任时的礼节,意为整理官服准备离去。这句诗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