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庚残月晓西东,枕上吟馀响石淙。
凉雨疏桐过末伏,小亭幽径长芳丛。
季方难弟龙湖远,老杜狂夫饭颗同。
秋月华星双入手,更攀菡萏映杯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从词语的得体、生动、凝练、准确等方面考虑,注意要联系全诗来理解。
①长庚残月 :长庚星。即金星,又称太白金星,古以金星入夜出现,象征凶兆,所以叫长庚。②吟余:指诗人在吟咏之余。③石淙:指石鼓溪。④末伏:初伏。⑤季方:指季方卿。龙湖:指龙山(在今安徽怀远县)。⑦老杜:指杜甫。⑧菡萏:荷花的别名。
译文:
清晨,长庚星残留在东边的天边,我在枕上吟咏着余响不绝的石淙溪流。初秋的凉雨飘过末伏时节,小亭幽径旁芳草丛生。季方难弟龙山远,与老杜一样狂放不羁。秋月明星共辉映,更添我攀折荷塘边盛开的莲花,映着红酒杯中的酒色。
赏析:
“次仲氏以静客龙湖见寿”是首联,写送别的情态。
首句写送别时的时间和环境。清晨,天边有残留的星辉;诗人枕前还留有余音。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晨光中送别朋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颔联“凉雨疏桐过末伏,小亭幽径长芳丛”,是第二联,写景中寓送别之意。这里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初秋的凉雨飘洒在疏桐之上,而此时已是末伏时节。诗人来到一幽深的小亭下,只见小径两旁生长着茂密的长芳丛,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此联中“过”“长”二字用得极为精当,既表现了景物的特点,又烘托出了送客时的气氛。颈联“季方难弟龙山远,老杜狂夫饭颗同”,是第三联,点明送别的对象。这里写到两个朋友:一个是季方,他住在龙山,另一个则是李白那样的狂士,他的住所也很远。尾联“秋月华星双入手,更攀菡萏映杯红”,是第四联,点明送别的目的。诗人说:秋月明星都与我手牵手地一起到来,我更加喜欢攀折那盛满鲜花的莲蓬,让它映照着酒杯中的红色。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没有直接抒情,却处处含蕴着深情厚意。如首句写送别的时间是清晨,而诗人还在枕前吟咏着余响不绝的石淙溪流;颔联写诗人来到一幽深的小亭下,只见小径两旁生长着茂密的长芳丛,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颈联点出两个朋友分别居住的远近和身份特点;尾联写秋月明星都与诗人手牵手地一起来了,并进一步表达对友人的喜爱之情。这些地方都巧妙地把送别之情融入景物之中,使人读来如身临其境,感情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