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玉为截肪,含章而永贞。
入火火弗焦,沉水水弗冰。
守圭与五瑞,雕琢备文质。
成器有相资,懿此他山石。

【注释】

1.为剑:制作刀剑。

2.为豪:制豪,即宝剑。

3.曹、吴:指春秋时曹国、吴国,都是铸剑名邦。

4.钩:剑柄。

5.非宝刀:不是真正的好刀。

6.鸣匣欲剸犀:剑鞘里发出响声。

7.流星:闪电。

8.吹毛尝闻武库灾:吹毛断发,这是兵器的威力。

9.穿壁径:穿壁而过。

10.赤帝:传说中的火神。

11.何由遇:如何遇到。

【赏析】

《为剑》,作于天启三年(公元一六二三年),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宝剑拟人,赋予它生命,描绘出它的威武雄壮,歌颂了它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全诗四联,每联五句,前两句写宝剑的锋利无比,后三句赞美其精神可嘉。

第一联“为剑为豪曹吴钩,非宝刀鸣匣欲剸犀”,以豪迈之笔,点明题旨。曹、吴是铸剑名邦,所铸之剑皆称雄一时。诗人自谦“非宝刀”,意在表明此剑非凡间之物。“鸣匣”二字,形容宝剑入鞘,声如雷鸣,令人心惊。“剸犀”则说明宝剑锐不可当,有屠牛斩犀之勇。

第二联“为玉为截肪,含章而永贞”,“为玉”暗指宝剑的质地,“截肪”则形容其锋刃,都喻指宝剑本身。“永贞”二字,既指宝剑的材质,又寓含宝剑的品格——坚韧不屈、忠贞不渝。

第三联“入火火弗焦,沉水水弗冰”,“入火”与“沉水”均喻指宝剑不怕火炼和水浸,象征了宝剑的刚毅坚强和高超技艺。这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强调了宝剑的不凡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宝剑的赞美之情。

第四联“守圭与五瑞,雕琢备文质”,“守圭”是古人祭天地山川之神时所执之玉器,“五瑞”则是五种吉祥之物。“雕琢”一词既指宝剑的精美工艺,又暗喻其锋利无比。“文质”二字则是指宝剑的外形美观与内在精良相结合,体现了宝剑的完美结合。这一句是对宝剑的全面赞美,既突出了其工艺精湛,又凸显了其锋利无比的特点。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宝剑的描写,展现了其威武雄壮、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追求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