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朵遥岑隔翠漪,背笼衣袖立多时。
暗香浮处催诗句,落叶昏黄分外奇。
【注释】
①岑:小山。
②翠漪(yī):绿色的水波。
③背笼衣袖:指衣襟、袖子,这里指衣袂飘拂。多时:很久。
④暗香:梅花的香气。
⑤诗句:指写梅花的诗。
⑥分:别。
⑦赏析: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写了梅花的幽姿异态,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译文】
远远望去,那小小的梅花枝头隔着碧绿的水波,衣袂飘飘地立在那里好长时间。
梅花的暗香飘荡着催动了诗人的诗兴,而那落叶也在这黄昏的余晖中显得格外的斑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对和靖观梅图的描绘,表现了对梅花的热爱之情。
首句“小朵遥岑隔翠漪”,写的是一幅远山、近水的图画。诗人从画外摄取了这样一幅景色,便为全篇定下了基调:“小朵”、“遥岑”与“翠漪”三字,不仅写出了梅花的姿态,而且画出了梅花所处的环境。它不但是一幅图画,而且是一幅有声有色的图画:在这幅画里,有山,有水,有梅花,有风,有雨等等,它们都仿佛活了起来,一齐动了起来。
次句“背笼衣袖立多时”。这一句紧承上句,由远景转入近景。诗人的视线由远而近,从“小朵”转向“衣袖”,由“遥岑”移向“近处”,由“翠漪”过渡到“背笼衣袖”。这一笔,把读者引入一个具体的境界里去。
第三句“暗香浮处催诗句”。诗人在近处发现了什么?他发现“暗香浮动”,这才引起他的注意;原来这是梅花散发出来的香味。这一句,又把读者带进了另一个境界里去。
末句“落叶昏黄分外奇”。诗人在近处进一步发现了什么呢?他又发现“落叶昏黄”。这一句,更把他带进了第三个境界里去。在这里,诗人似乎已经看到了一片金黄。然而,诗人却忽然一转,说“分外奇”。为什么呢?原来这里的“昏黄”不是一般的黄色,而是“暗香”的颜色,所以叫“分外奇”。
这首诗的妙用,就在它的“出人意表”之中。它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暗香”来,而用了“暗香浮动”这样的词句,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梅花的香味。同时,它也未说出梅花的香味“分外奇”的原因,而只说了一句“分外奇”,使读者自己去体会。这种写法,既曲折婉转,又自然贴切,既富有诗意,又富有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