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始清浊,万物邈以分。
不有圣神作,天工谁与陈。
盘古代主宰,庖牺肇人文。
仰观则悬象,近取譬乃身。
允矣立民禄,财成尽经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杂言其三》之一。全诗如下:
阴阳始清浊,万物邈以分。
不有圣神作,天工谁与陈?
盘古开天地,庖牺肇人文。
仰观则悬象,近取譬乃身。
允矣立民禄,财成尽经纶。
注释
- 阴阳始清浊:指宇宙形成之初,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开始分离,形成清浊不同的物质和能量。
- 万物邈以分:万物开始有了各自的形态和属性,逐渐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种类。
- 不有圣神作:如果没有圣人(或神)的创造和治理,自然界的秩序将无法维持。
- 天工谁与陈:天的工作(或自然的力量)无人能与之匹敌,没有人能够解释它的秘密。
- 盘古开天地,庖牺肇人文:盘古氏开创了天地,伏羲氏创造了人类文明。这里用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来代表他们的功绩。
- 仰观则悬象:人们仰望天空,可以观察到天上的星宿、云彩等自然现象,这些都是天工之作。
- 近取譬乃身: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相似之物,以此来理解世界的本质。这里的“譬”是指类比。
- 允矣立民禄:确实如此,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享受国家的俸禄。
- 财成尽经纶:国家的财富和事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成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类文明的赞叹之情。诗人通过对天地初开、万物分野、人类智慧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和政治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既体现了古代先贤的智慧,也展现了诗人自己的思考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