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饱拂石睡,睡足起闲行。
霭霭孟夏景,新树鸣黄莺。
俯仰玩时物,散诞畅吟情。
只此是真乐,何用求虚名。
饭饱拂石睡,睡足起闲行。
霭霭孟夏景,新树鸣黄莺。
俯仰玩时物,散诞畅吟情。
只此是真乐,何用求虚名。
注释:
- 饭饱拂石睡:吃饱了饭靠在石头上打盹儿。
- 睡足起闲行:睡够了起来漫步。
- 霭霭:形容云彩密布的样子。
- 孟夏:农历四月,也指春天的后期。
- 新树鸣黄莺:新树长出了黄莺在叫唤。
- 俯仰玩时物:左右观察欣赏周围的景色物品。
- 散诞:随意自在的样子。
- 吟情:吟咏的情感或诗歌。
- 只此是真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快乐。
- 何用求虚名:为什么要追求虚名呢?
赏析:
这首诗是《古风》系列中的第二首。它描绘了作者在饭后休息、睡觉,醒来后悠闲散步的生活场景。诗中描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和作者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的热爱。
“饭饱拂石睡”表现了作者在享受完美食后的安逸与满足,“睡足起闲行”则展示了他起床后的活动——散步。这里的“拂石”形象地描绘了作者靠在石头上休息的动作,而“闲行”则传达了散步时的悠然自得。
接下来的诗句“霭霭孟夏景,新树鸣黄莺”,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所在环境的美好。初夏的景色宜人,新长出的树叶和鸣叫的黄莺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喜爱和赞美。
“俯仰玩时物,散诞畅吟情”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他不仅仅是简单地欣赏,而是通过“俯仰”这一动作来更全面地观察周围的景物,同时也在“散诞”的状态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感。这里的“散诞”可以理解为一种随意自在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放松。
最后两句“只此是真乐,何用求虚名”则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作者表达了他对真正快乐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只有像诗人这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带来快乐,而不是那些虚无的名声和地位。这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赞赏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自在、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快乐,而不是盲目追求外在的虚名和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