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光阴有几何,谁能挈挈又波波。
厨空旋去寻黄独,衲破方思剪绿荷。
麈尾罢拈言语断,佛经忘看蠹鱼多。
可怜身在袈裟下,趣境攀缘事事过。
诗句解读
1. 浮世光阴有几何?
- “浮世光阴”指的是世间的时光。在这里,诗人在反思时间的无常和短暂。
- “谁能挈挈又波波”描述了时间的迅速流逝,就像波浪一般不可捉摸、无法把握。
2. 厨空旋去寻黄独。
- “厨空”意味着家中没有食物,需要外出寻找食物。
- “黄独”通常指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是比喻或象征。
3. 衲破方思剪绿荷。
- “衲破”可能是指衣物破旧,需要修补。
- “剪绿荷”可能是用荷叶来比喻某种行为或者情感的纠结。
4. 麈尾罢拈言语断。
- “麈尾”是一种拂尘,常用来代表佛教中的禅意。
- “言语断”表明语言的中断,可能是因为禅宗讲究直指人心,不通过言语表达。
5. 佛经忘看蠹鱼多。
- “佛经”是佛教的经典著作。
- “蠹鱼多”形容书籍因时间而变得破旧,可能暗示阅读经典时的心情变化。
6. 可怜身在袈裟下,趣境攀缘事事过。
- 这里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感慨,认为身处其中的人往往被外在的追求所困扰,无法真正达到内心的宁静。
译文与注解
浮世光阴有几何?
世间的时间像流水般快速消逝,我们又能抓住多少呢?
厨空旋去寻黄独。
家中食物吃完,我只好外出寻找食物。
衲破方思剪绿荷。
衣物破旧了,我才想起要修剪一下那片绿色的荷叶。
麈尾罢拈言语断。
放下拂尘,不再用语言来表达,因为禅宗强调直指人心。
佛经忘看蠹鱼多。
读了许多经书,却忘了关注那些蛀虫,象征着心灵的空虚。
可怜身在袈裟下,趣境攀缘事事过。
可惜我现在身处修行之中,被各种欲望所困扰,无法真正进入内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浮世”与“僧房”,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如寻找食物、修补衣物、停止言语等,表达了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实践。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禅宗对于生活简朴与内心清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