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馀年独隐居,不知尘世几荣枯。
夜炉助暖烧松叶,午钵充饥摘野蔬。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
有人问我西来旨,尽把家私说向渠。
【解析】
1.“衲”:梵语的音译词,指袈裟。“云衲禅人”是作者自号,表明其身份。
2.“四十馀年”:四十多岁(或“四十多年”),表示作者隐居的时间之长。
3.“荣枯”:草木开花结实和花叶凋谢枯萎,比喻世事的兴衰更替。这里用来比喻自己一生的荣辱变化。
4.“夜炉”:指在夜晚点着的火炉。
5.“午钵”:佛教徒吃午饭时用的木制碗。
6.“补衲”:补缀衣物。
7.“家私”:家产、家业。
8.“说向渠”:告诉他(他问的人)……
【答案】
译文:
我独自隐居山林已经四十多年了,不知道世间荣枯变化。
晚上烧松叶取暖,中午摘野菜充饥。
坐在石头上看着云卷云舒,朝阳的时候补缀衲衣,静心苦修。
有人问我西来的目的,我就把家里所有的财产都告诉了他。
赏析:①首联写余林中生活,突出了其独居山林之久。
②颔联写山居日常生活。松叶暖身,野蔬充饥,表现出作者隐逸生活简朴清贫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淡泊名利、远离尘嚣的心境。
③颈联写闲情逸趣。看云意在欣赏自然美,朝阳补衲则体现了作者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
④末联写与外界的交流。有人问我的隐居目的,我就把我的全部家当告诉他,表现了隐者高风亮节,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