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青山绿水边,往来年久自相便。
数株红白桃李树,一片青黄菜麦田。
竹榻夜移听雨坐,纸窗晴启看云眠。
人生无出清闲好,到得清闲岂偶然。

【译文】

茅屋青山绿水旁,往来年久自方便。

数株红白桃李树,一片青黄菜麦田。

竹榻夜移听雨坐,纸窗晴启看云眠。

人生无出清闲好,到得清闲岂偶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山林中的生活写照,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茅屋、青山、绿水、红白桃李树、青黄菜麦田等景物,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清闲生活的珍视。

首联“茅屋青山绿水边,往来年久自相便。”描述了诗人在山林中居住的环境,山青水绿,环境宜人,生活自在。这一句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颔联“数株红白桃李树,一片青黄菜麦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住地的具体景致。红白桃李树和青黄菜麦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田园风光中。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也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颈联“竹榻夜移听雨坐,纸窗晴启看云眠。”则展现了诗人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夜晚,他喜欢坐在竹榻上聆听雨声;白天,他喜欢打开纸窗欣赏云彩。这种宁静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尾联“人生无出清闲好,到得清闲岂偶然。”“人生无出”四字,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赞美和珍惜。他认为只有清闲才能让人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而这种清闲并非偶然,而是需要自己去寻找和追求的。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清闲生活的珍视。这种思想感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