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吴皋霜露零,田家收稻满柴扃。
湖中浪拥银花白,天末山横螺髻青。
寒色乱鸦飞笠泽,夕阳衰柳并旗亭。
何时觅得清游伴,更买扁舟过洞庭。
注释:
- 十月:农历九月。吴皋:吴地的山冈、田地,泛指江南一带。霜露零:霜雪和露水凝结。
- 田家收稻满柴扃:农家收割了稻谷,把柴门打开。扃(jiǒng)门:关闭的门。
- 湖中浪拥银花白:湖水波涛汹涌,仿佛银色的花朵在飘动。浪拥:波浪冲击。
- 天末山横螺髻青:远处的山峰,像是螺旋状的发髻一样,颜色为青色。
- 寒色乱鸦飞笠泽:冷色调的天空中,乌鸦乱飞,它们飞过泽地。
- 夕阳衰柳并旗亭:残阳西下,衰败的柳树和旗帜一起倒映在湖面上。
- 何时觅得清游伴:什么时候能找到一个可以一起享受宁静时光的朋友呢?
- 更买扁舟过洞庭:再买一艘小船,去洞庭湖游玩。
赏析:
这首《过石湖》是诗人在游览石湖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渴望。
首句“十月吴皋霜露零”,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霜和露水使得大地一片凄凉。吴皋即吴地的山丘,这里的“霜露”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接下来的“田家收稻满柴扃”,则是对农民辛勤劳作场景的描写,收获的稻谷堆积满了柴门,展现了农忙时节的繁忙景象。这一句与前面的“霜露零”相呼应,形成了一幅丰收后的宁静画面。
第三四句“湖中浪拥银花白,天末山横螺髻青”,则转向描绘湖面和远山的美景。浪花涌动,仿佛银花一般闪耀,而远方的山峰如同螺旋的发髻,色彩斑斓。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第五六句“寒色乱鸦飞笠泽,夕阳衰柳并旗亭”,则是对天空和湖边的景色进行描绘。乱飞的乌鸦和飘扬的柳絮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而夕阳下的柳树和旗帜倒映在水中,更是增添了一份宁静的美。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融合,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何时觅得清游伴,更买扁舟过洞庭”,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他渴望找到一个可以一起享受宁静时光的朋友,而他也愿意为了这份友情,不惜花费金钱购买船只去洞庭湖游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