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抛在翠微间,即栗横肩又独还。
松树别来巢鹤大,铜瓶归去蛰龙闲。
西风黄叶埋寒径,落日青猿叫乱山。
后夜月明谁是伴,枕前飞瀑响潺潺。
【诗句解释】
- 茅茨抛在翠微间:茅草屋舍被抛弃在翠绿的山影之间。
- 即栗横肩又独还:就像背上扛着栗子,独自归来。
- 松树别来巢鹤大:松树上空已没有鹤巢,显得格外空旷。
- 铜瓶归去蛰龙闲:铜制水瓶已经回到原位,蛰伏的龙也得以休息。
- 西风黄叶埋寒径:西风吹过,黄叶覆盖了冷清的小径。
- 落日青猿叫乱山:落日时分,山中传来猿猴的叫声。
- 后夜月明谁是伴:夜晚月光明亮,不知道谁可以陪伴我。
- 枕前飞瀑响潺潺:枕头旁边,瀑布的响声潺潺如歌。
【译文】
茅草屋舍被抛弃在翠绿的山林之中,就像背负着栗子独自回来。
自从松树上空没有了鹤巢,显得格外空旷。
铜制的水瓶已经回到原位,蛰伏的龙也得以休息。
西风吹过,黄叶覆盖了冷清的小径。
落日时分,山中传来猿猴的叫声。
夜晚月光明亮,不知道谁可以陪伴我。
枕头旁边,瀑布的响声潺潺如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朋友归山的场景和内心情感。首联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告别的场景,通过对比“茅茨”与“翠微”,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离别的不舍之情。颔联则描绘了友人离去后的孤寂与寂寥,通过“松树”“鹤”等元素的使用,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静的氛围。颈联转向自然景物的变化,西风、黄叶、落日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画面。尾联则将视角转向诗人自身,通过月光、瀑声等元素表达了孤独和思乡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人的思念,充满了诗意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