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之西洞庭东,三山鼎峙争长雄。
玉笥嵯峨与天通,千回万转重复重。
十人避秦入山中,池养十鱼为九龙。
九人乘龙上虚空,赤帝飞入为九嵏。
四海照曜何烘隆,三疏不救莽贼凶。
曹瞒欺天塞帝聪,玉梁白昼随灵霳。
寿春真人抗灵踪,三坛佳气长郁葱。
璇题翠羽开神宫,九霞照地光熊熊。
急涧鸣玉相撞舂,群峰四合如朝宗。
承天万年亮天功,大秀幽诡郁木同。
重岩洞壑守鬼工,白猿夜啼宝气冲。
我欲求之白云封,金阙先生碧两瞳。
弟子文咏敬以恭,巢云驾雾留飞踪。
元洲长史白玉容,八十二口来相从。
一入不复世莫逢,忽而见之若发蒙。
朱宫玉堂绣帘栊,青童素女清而丰。
桃花杏花相映红,忽而不见空溟蒙。
或闻玲玲磬与钟,或如金鸡啼晓风。
何刘沈谢数十公,遗声逸响犹沨沨。
这首诗是唐代李绅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述了作者对玉笥山的美好印象和向往之情。
下面是诗句及译文的逐句翻译:
- 大江之西洞庭东,三山鼎峙争长雄
- “大江之西”指的是长江,“洞庭东”指的是洞庭湖;“三山鼎峙”形容三座山峰耸立,如同古代的帝王一般。
- 玉笥嵯峨与天通,千回万转重复重
- “玉笥”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代玉笥山;“嵯峨”形容山势峻峭;“与天通”意味着山高入云,与天空相接。
- 十人避秦入山中,池养十鱼为九龙
- “秦”在这里指代秦朝;“避秦”可能是指躲避战乱或政治迫害;“养十鱼”形容在山上养殖了很多鱼;“九龙”比喻这些鱼变成了龙。
- 九人乘龙上虚空,赤帝飞入为九嵏
- “九人乘龙”意味着有九个人乘坐着龙飞上了天空;“赤帝”可能是神话中的火神,这里指代太阳;“九嵏”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象征物。
- 四海照曜何烘隆,三疏不救莽贼凶
- “四海照曜”表示四面八方都有光明照耀;“烘隆”形容光明耀眼;“三疏不救”意味着即使有很多谏言也无济于事;“莽贼”可能是指王莽篡汉后建立的新朝。
- 曹瞒欺天塞帝聪,玉梁白昼随灵霳
- “曹瞒”可能是指曹操,历史上以聪明才智著称的政治家;“玉梁”形容宫殿的梁柱精美;“白昼随灵霳”意味着在白天也有神灵守护。
- 寿春真人抗灵踪,三坛佳气长郁葱
- “寿春真人”可能是指一位仙人或隐士;“抗灵踪”表示坚持自己的信仰和道路;“三坛佳气”形容神仙居住的地方充满祥瑞之气;“长郁葱”意味着这种气息长久不散。
- 璇题翠羽开神宫,九霞照地光熊熊
- “璇题翠羽”形容宫殿装饰华丽,使用璇石和翠羽等珍贵材料;“九霞”可能是指天上的九种颜色;“照地光熊熊”意味着这些光芒照亮了大地。
- 急涧鸣玉相撞舂,群峰四合如朝宗
- “急涧鸣玉”形容瀑布的声音清脆悦耳;“相撞舂”意味着水流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群峰四合”形容山峰环绕汇聚;“如朝宗”意味着像诸侯朝拜天子一样。
- 承天万年亮天功,大秀幽诡郁木同
- “承天万年”表示承接天地之命,永远不变;“亮天功”形容功绩显赫;“大秀幽诡”形容景色美丽而神秘;“郁木同”可能是指树木茂密的样子。
- 重岩洞壑守鬼工,白猿夜啼宝气冲
- “重岩洞壑”形容山峦叠嶂,洞穴深邃;“守鬼工”可能是指守护着某种神秘力量或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景观;“白猿夜啼宝气冲”意味着夜晚有白猿叫声,散发出珍贵的气息。
- 我欲求之白云封,金阙先生碧两瞳
- “白云封”可能是指隐居之地被云雾缭绕;“金阙先生”形容尊贵的仙人;“碧两瞳”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 弟子文咏敬以恭,巢云驾雾留飞踪
- “弟子文咏”表示年轻的学子恭敬地向前辈学习诗文;“巢云驾雾”形容飞翔时云雾缭绕;“留飞踪”意味着留下踪迹或影响。
- 元洲长史白玉容,八十二口来相从
- “元洲长史”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长史或官员;“白玉容”形容其容貌美好;“八十二口来相从”意味着有八十二户人家跟随他。
- 一入不复世莫逢,忽而见之若发蒙
- “一入不复”表示一旦进入就再也找不到;“世莫逢”意为世间再也没有这样的场景;“发蒙”可能是指启蒙或启发之意。
- 朱宫玉堂绣帘栊,青童素女清而丰
- “朱宫”可能是指红色的宫殿;“玉堂”形容官府或官邸;“绣帘栊”形容华丽的窗帘;“青童素女”分别指年轻的男女或仙家子弟;“清而丰”形容他们清新而有才华。
- 桃花杏花相映红,忽而不见空溟蒙
- “桃花杏花”可能是指春天的花朵;“相映红”形容色彩鲜艳;“不见空溟蒙”意味着原本鲜艳的色彩突然消失,变得模糊不清。
- 或闻玲玲磬与钟,或如金鸡啼晓风
- “玲玲磬”可能是指寺庙中的钟声;“金鸡啼晓风”形容晨曦中鸟儿的啼叫声伴随着清晨的微风。
- 何刘沈谢数十公,遗声逸响犹沨沨
- “何刘沈谢”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或艺术家;“数十公”可能是指多位名人;“遗声逸响”形容他们的诗词或音乐独特而优美;“沨沨”形容声音悠扬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