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斜阳卖酒家,雨馀红杏压枝斜。
天涯无限伤春意,自向风前拾落花。
竹外斜阳卖酒家,雨馀红杏压枝斜。
天涯无限伤春意,自向风前拾落花。
【注释】
竹外:竹林之外。
斜阳:夕阳西下。
卖酒家:酒家。
雨馀(yú ):下雨过后。
红杏:指早春的杏花,因杏子呈红色故称。
压枝:被树枝压住。
天涯:天边。
伤春意:伤春天的美景。
自向:独自向……走去。
风前:风中(风里)。
拾落花:拾起飘落的花。
【赏析】
这首小诗描写了一位独行客在春天里触景生情的情感。诗人从“竹外斜阳”入手,描绘出一幅生意盎然的景象。“卖酒人家”,点明地点,又与上句“竹外”相呼应,表明是在一个春天傍晚,一个卖酒的人正忙碌着。“雨馀”二句写眼前所见。细雨过后,雨珠还挂在树枝上,而那枝头的红杏却像给树枝穿上了一层红色的外衣。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红杏在雨后更显得鲜艳夺目,也更加娇媚动人,这自然是一个美人。但美人也有寂寞的时候。“天涯”两句,写诗人看到这一切,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孤独处境。“天涯”是远在天边的一个地方,这里用来比喻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涯。“伤春意”三字,是诗人感情的集中体现。他想到了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想到了春天美好的景色,却无人分享;想到自己有才华,却没有人赏识。于是感到十分伤心、失望和惆怅。最后两句,“自向”二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既想独自欣赏眼前的美丽春色,又觉得这种赏心乐事应该与知音共享,因此只好独自一人在风里寻找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