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阑廉纤杏花雨,博山烟飞袅晴缕。
梦回金帐春融融,鹦鹉惊寒隔窗语。
美人晓妆云满梳,柳风吹香入氍毹。
翠鬟袅袅绾不断,宝钗压鬓红珊瑚。
丫鬟卷帘采桃叶,惊退一双黄蛱蝶。
【注释】
晓寒曲:指《梅花落》(一作《小梅花》)。
廉纤:细碎貌。《诗经·小雅·采薇》:“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博山:香炉名。
春融融:春天的暖意。《楚辞·九辩》“春鸟鸣而绿柳时”,王逸注:“言春来也。春气和,万物生。”
鹦鹉:这里代指美人。
云满梳:梳妆完毕,云鬓如云。
氍毹:地毯。
翠鬟:女子的一种发式,以翡翠为饰。
宝钗压鬓:用金钗固定在头上。红珊瑚:一种宝石,此处指红色的首饰。
黄蛱蝶:蝴蝶的一种,黄色。
丫鬟:侍女。
【译文】
杏花雨细密地洒落在曲折的栏杆上,袅袅烟雾飘荡着一缕缕晴光。
美人在梦中回到昔日金帐中那温暖的怀抱,听到窗外鹦鹉因寒冷而发出惊叫声。
美人清晨梳妆打扮,云鬓梳得满满当当,被柳枝吹过的花香弥漫在地毯之上。
美人的发髻高挽,翠色的玉簪儿绾结得紧而不散,耳旁垂着红色的珊瑚耳坠,显得十分华贵。
侍女们卷起帘子去摘取桃叶,惊动了一双黄蛱蝶飞出。
【赏析】
《晓寒曲》,唐教坊曲名。此词写一位美人的早妆。上片写景,下片写人。
词的开篇即从环境入手。开头二句描绘了一幅清丽的春晨图:杏花细雨纷纷洒落,蒙蒙烟霞缭绕于楼台之间,仿佛是袅袅的香烟在轻拂。“曲阑廉纤”中的“曲阑”是指曲折的栏杆,“廉纤”是形容杏花细小而纷披的样子。这两句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天气,而且勾勒出了春日景色的优美动人。“烟飞袅晴缕”一句则将视线投向了天空。在蒙蒙的烟霭之中,隐约可见一缕淡淡的彩虹。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而且渲染了一种朦胧、梦幻般的氛围,为后文美人的形象作了铺垫。
词的中间部分转入对人物的描写。“金帐春融融”三句写梦中情景。这里的“金帐”象征着富贵豪华的生活,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地位。“春融融”则表达了一种温暖的感觉。然而,这种美好的感觉很快被打破。“鹦鹉惊寒隔窗语”一句通过鹦鹉的惊叫,将梦境与现实连接起来。鹦鹉本是吉祥之物,但在此时却因其受到寒气的侵扰而发出惊恐的叫声。这一转折不仅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不安,而且也反映了她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忧虑。
接下来的三句则是对美人早晨起床后的仪态进行描绘。“美人晓妆云满梳”一句写她的发式精致而华丽;“云满”二字既形容了她的头发浓密且柔顺,又隐含着她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柳风吹香入地毯”则写她在梳理头发时,柳枝的轻拂和空气中的芬芳都随着香气一同融入了地毯之中。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她优雅而从容的仪态,同时也为整首词增添了一份宁静的氛围。
词的结尾处出现了一个意外的转折:美人的发髻高挽,翠绿色的玉簪儿紧紧地绾结着,耳旁还垂着红色的珊瑚耳坠,显得十分华贵。然而,就在此时,一位侍女突然卷起了帘子去采摘桃叶,惊动了一只黄蛱蝶飞出。这个细节描写不仅为全词增添了一份灵动的气息,而且暗示了主人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她对自己的美丽和身份感到自豪和自满;另一方面,她又对自己的境遇感到不满和担忧。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她的形象更加真实而立体。
这首词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细致刻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富有矛盾性的主人公形象。她的外表与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外在的美丽与华贵,又有内在的矛盾和挣扎。这样的人物形象不仅丰富了词的主题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