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薄暮风淅沥,黄金满地秋狼藉。
新月出岭光欲流,万籁无声夜寥阒。
谁家美人吹凤箫,彩鸾对舞摩青霄。
阑干缥缈碧云远,天风入骨凉萧萧。
铜壶冰寒银箭涩,玉露滴空衣袂湿。
红花落尽炉烟收,幽怀耿耿生新愁。
寒螀啼碎人间秋。

秋宵吟

平林薄暮风淅沥,黄金满地秋狼藉。
新月出岭光欲流,万籁无声夜寥阒。
谁家美人吹凤箫,彩鸾对舞摩青霄。
阑干缥缈碧云远,天风入骨凉萧萧。
铜壶冰寒银箭涩,玉露滴空衣袂湿。
红花落尽炉烟收,幽怀耿耿生新愁。
寒螀啼碎人间秋。

注释:

  • 平林薄暮:傍晚时分的平缓树林。
  • 金黄:指秋天的颜色。
  • 狼藉:杂乱无章的样子。
  • 新月:初升的月亮。
  • 万籁无声:自然界的一切声响都消失了。
  • 谁家:询问是谁家。
  • 凤箫:一种古代乐器,用凤羽制作。
  • 彩鸾:神话中的神仙鸟。
  • 阑干:栏杆,这里指门楼等建筑的一部分。
  • 缥缈:形容轻飘渺远。
  • 玉露:晶莹的露水。
  • 炉烟收:火炉里冒出的烟气散去。
  • 幽怀:深远的情怀。
  • 耿耿:明亮而长久的样子。
  • 寒螀(jiāng):昆虫名,也写作“蛬”。

赏析:
《秋宵吟》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和情感的诗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天的夜晚,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有人物活动的画面,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而又带有哀伤色彩的画面。

诗人以“平林薄暮风淅沥”开篇,营造出了秋天黄昏时分的景象。紧接着,“黄金满地秋狼藉”描绘了秋日黄昏时金黄色的光芒洒满了大地,显得格外耀眼。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秋天的色彩,还透露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新月出岭光欲流”和“万籁无声夜寥阒”两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夜空。新月初升时光芒似乎要穿透云层,而四周则异常寂静,只听得见秋风的声音。这种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张力,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在描绘人物活动的场景时,“谁家美人吹凤箫,彩鸾对舞摩青霄”,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一位美人正在吹奏凤箫,而她的伴侣——彩鸾,也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仿佛要飞到天际一般。这里的描写不仅富有诗意,还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阑干缥缈碧云远,天风入骨凉萧萧”两句,诗人将视线拉回到现实中。阑干上的栏杆与远处的碧云相映成趣,而阵阵天风吹过,让人感到一丝丝寒意。这两句既表现了秋天的凉爽,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铜壶冰寒银箭涩”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气氛。铜壶里的水因寒冷变得冰冷,而银箭在寒冷中也变得难以穿透。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一句“玉露滴空衣袂湿”,更是将秋天的清冷气息推向高潮。玉露从空中滴落,沾湿了诗人的衣服袖子。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觉画面,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诗人在这寒冷的夜晚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寂寞与悲凉。

《秋宵吟》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通过对秋天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深刻表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