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行危磴,凭阑得妙峰。
鸟飞迷故道,人去想遗踪。
掩冉风前竹,支离涧底松。
山僧饭不足,不是忘鸣钟。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其二
译文:
踏着危险而陡峭的石阶,靠着栏杆观赏那绝妙的山峰。
鸟飞时迷失了原来的道路,人离去时想象着那遗留下的踪迹。
在风前掩映着的竹影下,支离破碎的松树枝桠。
寺里的僧人因饭食不足而烦恼,不是因为忘却了钟声。注释:
履危磴(dēng): 踏上危险的石阶梯。履,踏;危,危险;磴,石阶。
凭阑(lán): 靠着栏杆。阑,栏杆。
妙峰: 形容山峰秀丽、奇特。
掩冉(rǎn): 风吹动的样子。掩,遮掩;冉,轻轻摇动的样子。
涧底松: 涧水边的松树。涧,山间流水;底,底部。
饭不足(fàn bù zú): 指食物不够吃。饭,食物;足,足够。
忘鸣钟: 忘记了敲钟报时。忘,忘记;鸣钟,打更或报时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何山之后写下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攀登险峻的山路时的情景,以及他在看到美景时的心情变化。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人去想遗踪”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