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庭下花,霜馀发春妍。
众卉方具腓,秾芳独嫣然。
主人远方来,一笑清尊前。
植物岂无情,有开容必先。
造化寓深意,嘉与后人传。
灼灼庭下花,霜馀发春妍。
众卉方具腓,秾芳独嫣然。
主人远方来,一笑清尊前。
植物岂无情,有开容必先。
造化寓深意,嘉与后人传。
注释:
- 灼灼:形容花火红耀眼。
- 霜馀:秋后的霜。
- 腓:枯萎。
- 嫣然:笑的样子。
- 清尊:酒杯。
- 物:指花草等植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全诗以庭下花为题,通过赞美庭下花的艳丽,寄托了诗人对友人远道而来的深情厚意,同时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生哲理的理解。
首句“灼灼庭下花,霜馀发春妍”,描绘了庭下花在秋后霜后焕发出的春天般的美丽。这里的“霜馀”二字,既点明了季节,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道而来的期待。
第二句“众卉方具腓,秾芳独嫣然”,则是进一步赞美了庭下花的美丽。这里的“众卉”指的是其他的花草树木,而“秾芳”则是指花朵浓郁芬芳。诗人通过对这些花草树木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突出了庭下花的独特之处。
第三句“主人远方来,一笑清尊前”,则是对友人到来的情景进行了描绘。诗人通过描述友人的到来,传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同时,“一笑清尊前”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第四句“物岂无情,有开容必先”,则是诗人对自然规律的领悟。这里的“物”泛指自然界中的万物,而“无情”则是说万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不会无缘无故地开放或枯萎。诗人通过对这句话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第五句“造化寓深意,嘉与后人传”,则是对大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总结。这里的“造化”指的是大自然的力量和智慧,而“深意”则是指其中的奥秘和价值。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赞美庭下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领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