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至兮大河溢。金堤决兮流漂疾。
田畴泊兮为民忧。鱼鳖肆兮地上游。
谁能治水兮徵阳侯。具畚锸兮万人聚。
势悍急兮不可以禦。问河伯兮何所怒。
岁不登兮民且寠。侯精诚兮感神明。
赤蛇蜿蜒兮昭瘚灵。奠桂酒兮荐芳馨。
神攸歆兮堤防成。水复故道兮民载宁。
天子圣兮地道平。万岁千秋兮扬颂声。
杨坚的州治水歌
【注释】:
- 秋水至兮大河溢。金堤决兮流漂疾。
- “秋水”指的是秋季的洪水,“大河”通常指的是黄河,而“溢”是泛滥的意思。这里描述的是一场由于秋季降雨导致的大河水位过高,导致堤坝决口,水流汹涌的情景。
- “金堤”可能是指用金子加固的堤坝,用以抵御洪水。而“决”则是破裂或者决口的意思,表明堤坝已经被冲破。
- “漂疾”形容水流的速度非常快,如同疾风般迅猛。
- 田畴泊兮为民忧。鱼鳖肆兮地上游。
- “田畴”指的是农田和田地,“泊”意味着被冲毁或破坏。这句反映了洪水淹没了农田,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损失。
- “鱼鳖肆兮地上游”中,“鱼鳖”泛指水中生物,“肆”表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上行”则可能指向上游移动。这一句描述了洪水使得水中生物无处躲藏,不得不随波逐流,向上漂浮。
- 谁能治水兮徵阳侯。具畚锸兮万人聚。
- “征阳侯”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用来象征能够治理水患的英雄。
- “具畚锸兮万人聚”中,“具”是准备的意思,“畚锸”是古代用于挖掘的工具,“万人聚”说明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准备进行治水工作。这句描绘了一群勇敢的人为了抗击洪水,集结起来准备投入战斗的场景。
- 势悍急兮不可以禦。问河伯兮何所怒。
- “势悍急兮不可以禦”表达了洪水的力量强大,不可阻挡。这里的“不可以禦”意味着无法抵挡,形势非常紧急。
- “河伯”在这里可能是指河神或者河流之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神灵。
- “问河伯兮何所怒”是在询问河神为什么愤怒,这里的“何所怒”表达了一种疑问和不解,可能意味着人们不理解河神为何发怒。
- 岁不登兮民且寠。侯精诚兮感神明。
- “岁不登”指的是收成不好,粮食歉收。
- “民且寠”意思是人民生活困苦,形容人民的生计艰难。
- “侯精诚兮感神明”中的“侯精诚”可能是指某人的诚意和诚心,“感神明”则是感动了神灵,这里可能暗指某个英雄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动了河神,使其平息了水患。
- 赤蛇蜿蜒兮昭瘚灵。奠桂酒兮荐芳馨。
- “赤蛇蜿蜒兮昭瘚灵”描写了一条红色的蛇在蜿蜒前进,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蛇的形象。
- “奠桂酒兮荐芳馨”中的“奠”是放置的意思,“桂酒”可能是一种香料酒,具有香味,“荐芳馨”则是将这种香酒献给神灵或英雄以表达敬意。
- 神攸歆兮堤防成。水复故道兮民载宁。
- “神攸歆兮堤防成”表示神灵接受了人们的奉献和祈求,堤坝成功修建完成。
- “水复故道兮民载宁”则表达了水流回到了原来的河道,人们终于得到了安宁。
- 天子圣兮地道平。万岁千秋兮扬颂声。
- “天子圣兮地道平”赞美了皇帝英明,国家政治清明。
- “万岁千秋兮扬颂声”表达了人们对皇帝的敬仰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治水英雄的诗。作者通过描绘洪水肆虐、农田被毁、人民困苦等场景,引出了治水的英勇行动和最终的成功结果。诗歌中的人物(可能是虚构的,如征阳侯)、工具(如畚锸)和神灵(如河伯)都为这场斗争增添了神秘色彩。整首诗歌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