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少也孤,不知防墓地。
亲殡五父衢,问之邻母氏。
嗟我云山翁,追远心不置。
祖茔在阳冈,距今已七世。
松楸写新图,名笔为题识。
国史既特书,铁史光相继。
眷兹河阳山,白云浩无际。

马氏云山祖茔图

孔子少也孤,不知防墓地。

亲殡五父衢,问之邻母氏。

嗟我云山翁,追远心不置。

祖茔在阳冈,距今已七世。

松楸写新图,名笔为题识。

国史既特书,铁史光相继。

眷兹河阳山,白云浩无际。

注释

  • 马氏云山祖茔:指孔子的坟墓位于马氏家族的云山地区。
  • 孔子少也孤:孔子小时候丧父。
  • 不知防墓地:对墓地缺乏保护意识。
  • 亲殡五父衢:孔子的母亲去世时,孔子是在五父街的十字路口附近。
  • 问之邻母氏:询问附近的母亲(可能是妻子)得知。
  • 嗟我云山翁:感叹自己身为云山的老人。
  • 追远心不置:怀念祖先的情感难以抑制。
  • 祖茔在阳冈:孔子的坟墓在阳冈这个地方。
  • 距今已七世:从孔子到现在,已经有七代人过去了。
  • 松楸写新图:用新的松木和楸木制作了孔子的墓碑。
  • 名笔为题识:请著名的书法家题写了墓碑上的铭文。
  • 国史既特书:国家的史书专门记载此事。
  • 铁史光相继:与国家历史的记载相映成辉。
  • 眷兹河阳山:思念着河阳的山脉。
  • 白云浩无际:形容山脉高耸入云,无边无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孔子家族对先祖墓地的关注和纪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祖先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诗人通过回忆和感慨,表达了对孔子及其后代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相互映衬。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历史价值,也有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