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凄凉仍去国,杜陵老大竟飘蓬。
荆州岂免依刘表,蜀道终须谒郑公。
三礼赋成追昔日,七哀歌罢起秋风。
青青亦有江南草,鹦鹉洲边恨不穷。
王粲凄凉仍去国,杜陵老大竟飘蓬。
荆州岂免依刘表,蜀道终须谒郑公。
三礼赋成追昔日,七哀歌罢起秋风。
青青亦有江南草,鹦鹉洲边恨不穷。
诗句注释:
“王粲凄凉仍去国”:王粲,即三国时期的文学家王粲,因才华横溢而屡遭流放,最终客死他乡。这里的“凄凉”表达了王粲的孤独和失落感,“去国”则暗示了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国家,前往其他地方生活。
“杜陵老大竟飘蓬”:杜陵,是汉代著名的贵族墓地,而“飘蓬”常用来形容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描述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自己身世或命运的感慨。
“荆州岂免依刘表”:荆州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地区,而“依刘表”则表明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妥协。
“蜀道终须谒郑公”:蜀道,是通往四川的一条险峻道路。而“谒郑公”则可能是指寻求正义或支持,表达出诗人对理想追求的决心和勇气。
“三礼赋成追昔日”:三礼是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这里指《三礼》赋作。通过这些作品来追忆过去的岁月,可能是诗人的一种怀旧或自省行为。
“七哀歌罢起秋风”:七哀是一首哀悼亡人的诗歌,这里提到歌罢后兴起的秋风,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悲伤之余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更迭。
“青青亦有江南草,鹦鹉洲边恨不穷。”:青青,形容草木的颜色,也常用于比喻生命的短暂。江南草和鹦鹉洲都是典型的江南意象,而“恨不穷”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尽的向往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昂所作,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历史人物王粲、杜甫等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他们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对社会和政治的态度。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遭遇的感慨与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
结语:
《感怀·王粲凄凉仍去国》不仅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作品,也是一首表达深刻情感和个人思考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和个人的情感波动。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