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别岂不易,相见良独难。
迢迢白云城,渺渺羊角山。
梦长觉道远,迹滞愁春残。
知音况何许,取琴为谁弹。
寄友人
朝思暮想之友,何处寻踪?
相见难,相别易,白云长,羊角寂寥。
梦长道远,春去愁深,知音何在?琴声空绕。
赏析:
《寄友人》是唐代诗人张蠙所作,表达了与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重逢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情感世界。全诗以“寄友人”为题,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与别离,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注释:
- 相别岂不易:表示分别并不容易。
- 相见良独难:表示相见却如此困难。
- 迢迢白云城:形容远方的城市。
- 渺渺羊角山:形容遥远的山峰。
- 梦长觉道远:表示梦想遥不可及。
- 迹滞愁春残:表示因怀念而感到时光流逝。
- 取琴为谁弹:表示不知道弹奏的对象是谁。
译文:
相别之后岂非容易,然而相见却十分困难。
遥远的白云之城,渺茫的羊角之山。
漫长的梦境让人感觉道路遥远,生活的踪迹让人感到岁月已逝。
不知何时能够找到知音,何时才能取出琴来为他弹奏一曲?
赏析:
这首诗以“寄友人”为题,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与别离,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全诗以“寄友人”为题,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与别离,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