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十里乱峰回,相国坟茔紫翠堆。
石马秋风两翁仲,杜鹃春雨几亭台。
慈云塔下苍苔满,旌德观前红杏开。
为忆当年莼菜美,短篷蘋末过湖来。
【诗句注释】:
山行十里乱峰回,相国坟茔紫翠堆。
石马秋风两翁仲,杜鹃春雨几亭台。
慈云塔下苍苔满,旌德观前红杏开。
为忆当年莼菜美,短篷蘋末过湖来。
【译文】:
大慈寺的史丞相墓地,
山路蜿蜒十里后乱石成峰。
史丞相墓旁,紫色的青松翠柏如山堆积。
秋风中,石马、两翁仲矗立不动;
春雨中,杜鹃声声啼叫,几座亭台被雨水打湿。
在慈云寺塔下,苔藓布满台阶;
在旌德观前,红杏花盛开。
想起当年吃莼菜的日子,
乘坐小船,从太湖边出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大慈寺史丞相墓地的描写和怀念之情。首句“山行十里乱峰回”,描绘出诗人行走在山间,经过十里路程后,乱石成峰的景象。第二句“相国坟茔紫翠堆”,则是对史丞相墓地的具体描写,紫色的青松翠柏象征着史丞相的高洁品质。第三、四句则通过描绘秋风中的石马、两翁仲以及春雨中的杜鹃和亭台,展现出史丞相墓的庄重和历史沧桑感。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回忆起了吃莼菜的幸福时光,以及从太湖出发的情景。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史丞相墓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