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秦御大柄,国富兵亦强。
耽耽为虎视,黔首愚莫当。
一夫忽作难,鹿走中原场。
云胡万年业,乃止二世亡。
王纲尽崩裂,狂羁乌能长。
诗句释义
1 吕秦:这里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秦国。秦国在秦始皇的统治下,国力强盛,统一六国后成为天下霸主。
- 大柄:指国家的重要权力。
- 国富兵亦强:国家富裕,军队也强大。
- 耽耽为虎视:形容秦国的野心勃勃,如同猛虎般盯着目标。
- 黔首愚莫当:百姓愚昧无知,无法抵抗秦国的强大威胁。
- 一夫忽作难:指某个人或集团突然发动叛乱。
- 鹿走中原场:比喻中原地区被混乱和战乱所笼罩。
- 云胡万年业:疑问为什么秦国能拥有如此长久的统治?
- 乃止二世亡: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 王纲尽崩裂:国家的纲纪完全崩溃。这里的“王纲”可能是指封建王朝的制度或秩序。
- 狂羁乌能长:狂妄的统治者怎能长久地统治下去?
译文
秦国像强大的虎一样盯着目标,国家富裕而军队强大。
但贪婪的秦朝却成了一只凶猛的猛虎,盯着天下的目标。
老百姓愚昧到连反抗都做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秦朝的崛起。
一个普通人突然发起叛乱,就像草原上的野鹿跑向中原的战场。
为什么这样的统治能够持续万年?
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秦朝的灭亡。
国家的纲纪已经全部崩溃,而那些自以为是的统治者又怎么能长久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秦国的强盛与最终的灭亡,反映了历史的兴衰更替。诗中用“吕秦”暗指秦国,通过对比其国力强盛与最终的失败,展现了历史进程中的残酷现实。同时,诗人通过对百姓生活的描绘,揭示了民众对暴政的无力感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的意象如“虎视”、“黔首”、“鹿走中原场”等,富有画面感和动态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