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杨将军,落落真英杰。
亹亹却红巾,凛凛持金节。
保障东南区,边疆靡蹉跌。
大功曾未成,身名遽磨灭。
谁令养虓虎,逾圈乃自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述言》。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首句“桓桓杨将军”,描绘了一位威武雄壮的将军形象。他英勇无畏,气概豪迈。
第二句“落落真英杰”,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将军的风采。他不仅勇猛善战,更有超群的气质。
第三句“亹亹却红巾”,表现了将军在战斗中的英勇姿态。他从容不迫地面对敌人,毫不畏惧。
第四句“凛凛持金节”,则描绘了将军手中所持的金节。这象征了他的权威和地位,也是他身份的象征。
第五句“保障东南区”,表达了将军保卫国家的决心和行动。他誓要守护国家的安宁。
第六句“边疆靡蹉跌”,意味着将军的功绩无人可及。他的行动使边疆稳固,无懈可击。
第七句“大功曾未成,身名遽磨灭”,揭示了将军的悲凉命运。他虽然有伟大的成就,但最终却无法保全自己的名声。
最后一句“谁令养虓虎,逾圈乃自啮”,则是对将军命运的感慨和思考。有人让他去培养猛虎,但他却在圈子里被咬死了。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将军命运的惋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杨将军的英勇形象和他在边疆的功绩,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然而,他也因未能保全自己的名声而感到悲哀。这首诗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