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颓四海沸,势危天下竞。
大夫拥专城,陪臣干国政。
布衣操刃梃,亦执生杀柄。
边将总兵戎,朝廷孰号令。
何日能底平,拯溺跻民命。

这首诗描述了社会动荡、国家危机的严峻局面,并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平与人民安宁的渴望。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波颓四海沸,势危天下竞

  • 波颓:比喻国家的形势如同破败的船一样摇摇欲坠。
  • 四海沸:形容全国上下人心惶惶,如同沸腾的水一般。
  • 势危:形势非常危险。
  • 天下竞:全国各地都在为了争夺政权而争斗。

大夫拥专城,陪臣干国政

  • 大夫:古代指有爵位的贵族或高级官员。
  • 拥专城:掌握一城之地,拥有很大的权力和地位。
  • 陪臣:指辅佐君主的大臣,他们往往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 干国政:参与国家的治理,掌握国家的大权。

布衣操刃梃,亦执生杀柄

  • 布衣:平民,普通百姓。
  • 操刃梃:拿着武器,暗示了潜在的危险性。
  • 生杀柄:决定生死的权力,比喻掌握着重大决策的能力。

边将总兵戎,朝廷孰号令

  • 边将:边境的军事将领。
  • 总兵戎:统率军队,指挥战事。
  • 朝廷:指中央政府或皇帝。
  • 孰号令:谁能发出命令,谁就能掌握指挥权。

何日能底平,拯溺跻民命

  • 底平:达到和平的状态。
  • 拯溺:救溺水的人,比喻拯救处于困境中的人。
  • 跻民命:使百姓的生命得到提高和保障。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和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通过描绘大夫、陪臣掌握重权,以及边将统帅军队的场景,诗人揭示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和权力集中的问题。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希望国家能够实现和平,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愿望。这首诗语言直白而有力,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